Q1X6O8OKP3I0YJQ9XGMC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纵观《道德经》,作者一直在用不厌其烦的解释,来解释“道”的不可解释。

但“道德经”这三个字里,其实“道”字还算好理解的——作者虽然一再强调它的不可言传,但它大概是个什么东西,作者已经通过很多例子,勾画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其实更让人困惑的,是“德”字——这个“德”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存在大量的误读。

实际上,这本书虽然名为《道德经》,然而在开篇第一节,就已经明确表示,“道”和“德”并不是镜像相对的。真正和“道”镜像相对的,是“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于是,按照一般写书的常理,接下来这本书就应该叫《道名经》才对。分为上下两篇的话,也应该是“道经”和“名经”——一部分解释“道”,一部分解释“名”。

然而并不是,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是“道经”和“德经”。

这就太不合理了。

因为在《道德经》里,作者明确表示:“道”高于“德”——“道”和“德”,并不是遥相对应的平等事物。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里显然有个先后高低的排序问题——既然“失道而后德”,那么很明显——“德”不及“道”。相应地,“仁”、“义”、“礼”还不如“德”,排在更靠后的位置。

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居然把全书分为“道”和“德”上下两经,彼此相对,看起来好像两者之间是平等对应的关系呢?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给出过答案,比如——

1、“道”篇才是老子的真实原著,“德”篇其实是后人,甚至是汉代以后的人模仿老子口吻的续篇。

2、“道”和“德”分为“上下”两篇,本来就是“道”比“德”高的意思,代表着德居道后,两者之间是“第一、第二”的顺序关系。

但其实这些答案都不靠谱。真正的原因是——古人对于“德”这个字的理解,和今天不同。

今天“德”字的字义,其实很大程度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比如,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德”在这里的意思,和我们今天是很相似的,大概指的就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或者说“良好的品行”。

再比如说“为政以德”,比如“在明明德”,比如“知德者鲜矣”。

这些句子里,“德”字无一例外,都是指“品行”、“德行”一类的意思。我们今天现代社会对于“德”字的理解,与此很相近——比如“你这事办的,太缺德了”,等等。

但是,这种所谓的“德”,恰恰是道家思想猛烈抨击和反对的。

老子说的很清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用现有的解释,这句话就是说“成天把德行挂在嘴边上的人,其实没有德行”(当然,后面我们解释完“德”字本义之后,这句话的意思就不是这样了)

就算没有这句话,很多人也应该知道——道家的思想,恰恰是反对形式主义的礼、义之类的东西,认为人应该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越多,社会就会越乱。

所以,把已经儒家化的对“德”字的解释,套用在道家思想上,并不正确。

而且,这还造成了很多今天对《道德经》原文的牵强解释。打开一部《道德经》的现代注释,这类说法俯拾皆是。比如说——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对这段话,今天的解释大概都是这样——“君王治理百姓、运用天道,没有比节制收敛更好的。所谓节制、收敛,这就是说要早些按天道做事。早按天道做事,就是要不断积蓄道德;不断积蓄道德,就无所不胜。”

积蓄道德?道德怎么积蓄?这里的“积德”,也被很多人曲解成后世的所谓“积阴德”。

“只要积德,就会无往而不克”?

照这个逻辑,拿破仑打输了滑铁卢之战,难道是因为事先没给上帝烧香吗?

更典型的例子是——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作者在后面又说: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前面是“抱怨以德”,后面是“怨以德”,明明有两个字不一样,但在今天,大部分的翻译里,都翻译成要“以德抱怨”——

就像耶稣说的——“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把左脸也送给他打。”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人认为孔夫子提倡“以德报怨”,这是扯淡。孔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如果你别人欺负你,你回报以好脸,那么那些对你好心的人呢?你怎么办?所以,别人给你好脸,你就给别人好脸;谁要是不给你好脸,你也不用给他好脸。”

这才是孔子的原意。

孔子都不主张“以德报怨”,道家思想又怎么会?

“德”——这个字的意思,在儒家那里,其实就已经曲解了。它的本意,其实是“正直、真心的取得某物”——如果说某个人发了一笔财,但是是靠着正道得到的,那么这个“得到”,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可以叫做“德”。

OTND00NF8NS9QTHJDGZVB

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和“得”,在古代很多时候是可以通用的——要知道,古代的文字数量并没有今天多,使用也没有后来那么严格和规范,“通假字”、“借代字”的现象很泛滥。按照今天的标准,这些都是错别字,在古代却很正常。

“得”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很像“德”,象形语义就是“手拿住了一枚贝壳”——贝壳,是商朝前后时代的通用货币。“古代中原人长途跋涉到湖海之滨寻觅和拾捡贝壳”——这就叫“得”。

Z1KD7DDV_XXSJTS7CJ

而“德”字的象形本义,就是在“得”的本意基础上,加上一个前提——“正直”、“正派”。所以所谓的“德”,就是“正派地得到”。

SC84@UO0LLEGG42X4

而老子的《道德经》,应是春秋早期的作品。老子其人,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是谁,什么年代的人,这些今天都无从准确知晓——根据《道德经》的行文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如果真有老子这个人,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南方人,《道德经》的文字,带有鲜明的楚文化特点和古文字特点。

而相应地,虽然在孔子之前,有人认为子产、周公也属于儒家人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儒家,确实是孔子创立的。孔子是公元前551年生人,出生就已经是春秋末期了,因此,儒家经典里对一个字字义的理解,相较《道德经》的诞生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道德经》里的“德”字,也并非没有“道德”的意思,但并不占主流。《道德经》的“德”字,大致有三种意思——

1、当名词用,表示“极大的拥有”。

比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现在,很多人翻译成“最高的道德形态,是彻底顺从道。”这完全是不伦不类。

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呢?“孔”,是个动词,意思是“成年男子束发”,引申为“成熟的”;“容”在这里,也并非“容貌”的意思,而是“容量”的意思;“惟道是从”的“惟”、“从”,都没有什么意义,是当时楚地方言的“语赘”。整句翻译过来,就应该是“对成熟的人来说,真正的满足和拥有,是明白和理解了‘道’”。

2、当动词用,表示“真正的得到”

比如——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现在很多译本的翻译,完全违背了老子的本意。比如说,有的人是这么翻译的——

“少说话,合乎自在本相。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是谁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 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有德的人就认同德,失丧的人就认同失丧。认同道的人,道便悦纳他;认同德的人,德便欢迎他;认同失丧的人,失丧便拥抱他。信心不足,才有不信。 ”

“少说话”就是合乎“自在本相”?那当年不发展出语言功能,大家通讯基本靠吼,岂不是更符合自然本相?(还不要说“本相”乃佛家用语,老子怎么会知道?)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段,翻译的更是离谱。

这一段里,“德”字的真正本意,是“得到”,几乎可以说是“得”字的通假字。

所以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

“人啊,不要总是过多发表言论,要保持自然状态。狂风尚且刮不了一早晨,暴雨尚且下不了一整天。狂风暴雨这种事,是谁做的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地做一件(出格的)事,何况是人呢?所以,凡是有志追求大道的人,一定要首先合乎道的规律,保持与道的同步——道叫你得到,你就去得到;道叫你失去,你就坦然地失去。能够跟大道保持同步的人,大道也乐于让他得到;跟道一起去获得的人,‘得到的结果’也乐于让他得到;跟道一起失去的人,‘失去的结果’也乐于让他得到。对这一点,如果不能充分相信的话,大道也会对他失信的(不灵验了)”

说直白点,活该你活,你就踏踏实实活,有些活得好好的,却因为失恋了、没工作了就一心求死的人,就叫做不合乎大道;反过来,活该你死,你就安安心心去死,有些人非要一个劲各种花式续命,几十万一针返老还童针想返老还童什么的,也叫做不合乎大道。

3、当名词用,表示“得到的东西”

比如刚才提到的——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前边也说了,这里的“积德”,并不是“积阴德”什么的。真实的意思,是“积累所得”。

“啬”,在这里并不是“吝啬”的意思——其实你只要认真盯着“啬”这个字的字形看两分钟就能发现,这其实是个象形字,是“稼穑”的“穑”的前身,意思是“存放收割下来的谷物的临时粮仓”。

早服,也不是望文生义的什么“早早地就服了”。“服”,最早是“把犯人抓回来关起来”的意思,引申为“防范”。早服,就是“提前防范”的意思。

所以,这段话,真实的意思应该是——

“应对人的事也好,应对天(大自然)的事也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储存’。‘储存’什么意思呢?就是‘提前防范’。而所谓的提前防范,最重要的,是重视‘积累所得’。如果长年积累,厚积薄发,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不克服的。一个人如果什么都能克服,别人就不知道他的极限在哪里(觉得他高深)。一个人如果让别人都觉得高深,这个人就可以得到国家了(治理国家)。以上这些,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明白了这些道理,就可以长久,这就是长治久安之道。”

这三种意思,在《道德经》里到处混用,所以很多人并不能清晰地读懂作者的本意。其实这种现象在这本书里到处都有,第一句“道可道”,就是这样。前一个“道”,说的是“大道”本身;后一个“道”,是“道的清晰表述”。

说明白了这些,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道德经》分为“道”和“德”两部分。

因为前一部分,也就是“道经”,说的是“什么是道”,可以看作“概念篇”;后一部分,也就是“德经”——“德”在这里是“得到”的意思,说的是“如何得道”,可以看作“操作篇”。

先说概念,再说怎么操作。所以,所谓的《道德经》,干脆就可以看成是《得道经》。

(本文暂且不讨论《道德经》的其他版本,如马王堆帛书等版本与通行本的文字异同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