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文明的进步,人类有意识地用文字将积累的知识和信息记录下来,就出现了书籍。书籍作为人类传播获取知识、交流信息情感、传承经验的重要工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所以说“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考古显示,西方最古老的书籍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至今已有约6000年历史。之后,在距今4500年至3000年间的古埃及,人们用纸莎草、羊皮等书写文字、形成书籍。例如,世界上最早的一本羊皮书是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的《波斯古经》,有21卷35万字。
中国古代书籍所用材料和演进过程与西方完全不同。中国最早的书籍使用的是竹木条“简策”、薄木板“版牍”,还有丝织品“帛”。随着汉代出现了造纸术,制作书籍所用材料有了飞跃,一直到今天,纸质书仍然是书籍的主流。而唐代时印刷术的发明,则推动了书籍的批量生产。
1、简策和版牍。中国古代以细竹条、木条为“简”,一根简通常只写一行、几十个字。而中国最古老的书籍,至少也有几千个方块字,一部书要用多根简,这些简用麻绳、丝绳、皮绳(韦编)连起来,形成一策(册),就是“一册书”了。据记载,简策、版牍的文章和书籍在商代就出现了,考古出土实物则多是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简牍。
在简策和版牍上写字是用毛笔和墨汁,写错了就用刀刮削掉再重写。简厚1至2厘米、宽4至6厘米,长度则有2尺4寸、1尺2寸、8寸等不同规格(古尺20厘米左右为1尺)。汉代习惯用长简写经典著作,一般长1尺2寸、约30厘米。连接简的绳子,视简的长短,有二道、三道,至四道、五道。最终简策是文字朝内卷成捆,用绳子系好存放。
版牍虽也用于书写,但至今未发现用于制作书籍。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记载: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制,少于100个字的文章,应写在版牍上;多于100个字的文章(或是书籍),应写在简策上。
2、帛书。用简策、版牍写文章、制书非常笨重、不便携带、翻阅也很麻烦。如秦始皇每天要看的简策文书有一百多斤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一篇奏章用了3000多根简。因此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在丝织品上写字、制作书籍的方式,不仅轻便、书写效果也好,具有很大优越性。
马王堆汉墓就曾出土大量西汉初期的帛书,有《老子》、《周易》、《五十二病方》等共28种、12万字。这些帛书分为整幅帛、半幅帛两种,都叠成长方形,放在一涂漆木匣中。考古显示,古代帛书非常考究,要用朱砂划成直格(朱丝栏),使文字更整齐,后来还有在书写的帛上直接织出界栏线的。
但由于古代生产力有限,丝织品造价昂贵,因此帛书不及简策书籍普及,只有少数王公贵族才能拥有。
3、纸书。古代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随着造纸工艺成熟、纸质量提升、开始在纸上写字,纸质书籍的出现也大约是在这一时期。在稍晚的晋代,就有了纸书实物,是新疆干燥环境中保存的晋代人抄写纸本《三国志》残卷。还有,魏晋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当时书籍最常见的就是纸本经卷了。
魏晋时期最早纸质书籍的样式,大体沿袭自帛书。就是先把多张纸粘连起来、成为一条横幅,一头用细木棒做轴,便于卷起。纸面上用墨打出直格。书写是从右往左,写好后再从左往右卷起来,这样在展开时,可以先看到书的开头部分。这样一卷轴内容称为“一卷”,就是“一卷书”了。当时大部头的书籍会有很多卷,为了免于散乱并保护卷轴,外面要用麻布或丝绸做成带子、将多个卷轴一起包裹存放。
这种卷轴形式的书籍一直沿用到北宋初期。但随着书籍内容、字数不断增加,卷轴逐渐变得很长,展开观看、看后卷起都很不方便。大约在印刷术出现、书籍开始普及时,就出现了册页样式书籍(像今天看到的古代奏折)。它就是将单面印刷的纸,字迹朝内折起来,折背粘在一张做为包背的厚纸上,观看时要向两侧展开、好像蝴蝶展开的翅膀,因此古人也叫它“蝴蝶装”,尤其盛行于五代十国时期。
“蝴蝶装”书籍观看仍不够方便。到了书籍生产“大爆发”的宋代,装订形式又有改进。就是将单面印刷的纸,字迹朝外折、有字一面朝两边,更便于观看。开始是用包背的厚纸粘在一起,叫“包背装”。后来改进为用纸捻、线绳装订,最外面还要用一张厚纸包起来,既是封面、封底,也是包背,这就是“线装书”,它出现于宋代、成熟于明代,一直沿用1000多年。由于纸张保存的困难,宋代线装书存世的已不过20册多了。
4、印刷术,一般认为,古代中国人在最先发明造纸术的基础上,也最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我们看中国雕版印刷术的渊源:一是刻印章,中国人最晚于战国时期就会刻印章了(在纸发明前,印是盖在“封泥”上的),因此掌握了刻反字的方法;二是拓碑帖,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石刻文字,汉代石刻碑更加流行,魏晋时期则开始用纸在碑上捶拓形成文字拓片。将印章和拓碑的方法结合起来,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其实就是“阳文”印章的放大(刻板上的字是凸出的,而“阴文”印章的字则是凹下的)。
雕版印刷术应发明于唐朝(也有观点认为最早出现在汉代),它的发明极大促进了书籍的大批量生产,对中华民族和人类知识的传播都有巨大贡献。考古显示,目前最早的雕版书籍实物在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公元700多年),是雕版印刷的梵文陀罗尼经咒单页。到晚唐时期,雕版印刷已非常普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古出土实物就很多了。
说明一点:当代人很推崇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认为它是雕版印刷后的技术飞跃,但其实,活字印刷在宋代出现后,在1000多年时间里始终不能替代雕版印刷。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字的特点,以及古代工艺水平,不论是木活字、泥活字、金属活字,其印刷书籍的质量都赶不上雕版印刷,而且制造成本也比较高,所以,雕版印刷术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另一巨大成就,就是彩色套印技术。古代中国人首先在黑白文字书籍的印刷中使用套版印刷技术,在同一张纸上用几个雕版分层印刷,从而体现不同文字样式、达到版式美观的效果。后来发现可将每块雕版施以不同颜色,最初是两色,再到六七种颜色,就出现五颜六色的图案。这种技术出现于宋代,最典型产品就是“年画”了。
最后,再补充说一说中国古代的藏书制度。古代中国人喜爱、珍惜书籍。也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有限,书籍数量稀少、非常宝贵,因此最初书籍的制作、收集、管理都是官方行为,除宫廷以外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看到书。这种官方对书籍的收集管理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私人藏书最初也只有孔子才能做到。到魏晋时期,私人藏书有了一定发展,还出现寺藏古籍(当然主要是经卷)。宋代以后,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发展、书籍被大量制造,文人、富商的私人藏书逐渐兴起,出现了很多藏书家,最典型的当然就是浙江宁波的“天一阁”。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