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注解是从注解杜预的一些资料开始的,但是无论是杜预的帝wang学还是我们面壁者计划之中挑选的四本书,《周易》、《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

用老一辈的话来说,这些是属于"道"的部分,要立竿见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有些时候也怕辜负大家,毕竟看文章也是需要花时间的,如果都是一些屠龙之技虚无缥缈的东西也让我心感不安。

实际上,战国中晚期出现的哪些"道、法、术"里面已经蕴含了一些颇为现代的观念。古人学习其实有两门路子,一门路子就是从"道"开始,所谓古代经典,多为案例讨论;另外一条路子,就是直接从"术"(工具)开始。

举个例子。拿"医术"来说,其中有一种学习方法,也并非从看医书开始,而是从小跟着医师问诊,现场教学,没有那么多理论;另外一种便是先熟读医术四大名著。

这两种方法能够互为补充是比较好的,前者只有工具而无理论,能够应付一些具体的病例,也能够成为十里八乡的明医,造福一方,但是离成为大宗师则差一些;后者有理论而无趁手的工具乃至实践,则容易眼高手低,当然,碰到资质好的,肯下功夫,上手也是快的。

实际上,古人的学问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着"显隐"、"内外"、"道术"这样的特征。

虽然"术"在一般的语境之中要比"道"似乎低一些,但是实际上,"术近于道",能够从"道领悟道"的,毕竟少数,多数还是从"以术悟道"

但是"术"其实讲的是不多的,它更近似于做事情的"诀窍",或者说"魔法"。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考证,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说的其实是魔术。佛教东来,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切入点,一为医术,另外则为魔术。

魔术与科学科幻其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好的魔术背后蕴含着一些朴素的科学原理。对于魔术类推荐两部电影,一部为《大魔术师》,另外一部为《致命魔术》。

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了,农村家庭里面的方桌,就叫做"八仙桌",一个非常古老的文化符号。

古中国的魔术祖师爷公认为是故事里面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前辈,三仙归洞据说是入门学的第一门手艺,现在艺人一般也奉吕洞宾为祖师爷。其实我还蛮想梳理一下魔术史的,这里面太多奇人异士。

说了这么多,还是说回来,面壁者计划以及道易我们还会写,这里面会补充一些"术"方面的东西。诸如古文字,古天文。这两门学问可以说是古中国学问之中非常基础以及入门的。

对于古文字的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是从符号切入,以前我也多用这种方法,后来发现了一个更加切合古代学术的方法,就是将"字"看成"器"。器物的器。

在金石学里面有一个"标准器"的概念,将文字看成器的话,那么也可以引入这个概念,造字就是造器。然后再加入描述性的"音、形、意"乃至形而上的五行属性,整个局面就会活跃起来。

在另外一个层面,大家注意,古代的文字的书写方法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其中的原因,古人为什么是这种书写习惯,这种习惯又是如何演变成熟的。

对于第二点,我提供一个猜想,即为啥是从上往下写。我们的出发点是,"文字是人发明的,并非自然演变而来的"。这是我们的出发点。

在这个出发点之上,有三种文字起源说,分别是人际沟通论,文化传承论以及祭祀论。如果我们赞同祭祀论,那么文字就可以理解成"沟通天地"的媒介或者说器物。

那么怎么来沟通呢,从上到下呗。所以竖着来写。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古代祭祀的话,文字是不可缺少的,并且需要祝颂,由祭司主持,其特点是典雅古奥,在某种意义上,那些类型的文字,并非写给人看的,而是写给天地看的密文。

当然,我们也无法说的太深入,古文字给大家一些入门的参考而已。

photo0000-441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