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哲学上,孔门和玄门的分野是明显的。

孔门的政治哲学根基是周易,周易基本上认为,人与天地是一体的,是物我不分的,天人合一的。

比如说,乾这个符号,即可以代表自然界的天,也可以代表人类社会当中父亲这个社会关系当中的角色。所以顺势而为,应天承命即可。

以老子为代表的玄门则不同。

他们认为,人是独立于天地而存在的(注1: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理解道德经很是关键)(注2:荀子认为,“制天命而用之”,在观念上,其实也是承认了人是独立于天地而存在的,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制天命而用之”呢,因为你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呀,这是荀子近“道”的部分,即承认人的独立性;另外一方面,荀子又强调学,这是荀子近儒的部分),所以“天地不仁,万物刍狗”,所以“皇天无亲”。

按照玄门的理论,人独立于天地而存在,那么支配人类命运的就不是“天地”,老子先生认为是“道”即“道”是支配人类命运以及人类社会的核心法则。

1657687507-1C5VKMYSF_C4@6HB8VPZ4

这个观念的革命性在于什么地方呢?

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区别于“天地”作为“富贵祸福荣辱”等等社会秩序分配的理论,即以“道”作为支配社会运行的基石。这一点有深远的影响。

何为“道”呢?

经典的社会分析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几个形态,即所谓的采集狩猎社会,游牧农业社会诸如此类。

这几类社会形态最为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呢?

就是人向天地索取。(注:“索取”这个观念是建立在人独立于天地之间之上的,因为如果不是独立的话,那么就没有“索取‘这一说。孔门认为人是不独立于天地之间的,所以强调”天地“,”天命“的价值-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所以孔门亦强调家庭伦常的价值,因为家是一体的。玄门则认为人是独立与天地之间的,既然是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那么天地就无法支配人的命运,人要想活下来,就需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玄门的家庭观念就没有那么强烈。)

在娘胎里就开始通过脐带汲取养分,人在自然界采摘植物的果实,狩猎动物获取蛋白质,收集水和沐浴阳光。(火的发现和工具的发明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话题)

在最初经典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中,人的生存法则是向自然界(天地)索取,或者换一个字,叫做“盗”,老子先生称之为“道”。

1657687508-J6TF0Y@DTQFCQBGO

老子认为,在最初的状态下,“人人在道(盗,索取)面前是平等的”。

在这种状态下,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欲”与“争”;第二个问题是,人的富贵祸福跟天地无关了,“祸福无门,唯自招”。

这两个特征能够决定以及揭示很多文化以及社会现象,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一下。

既然“人人在'道'面前是平等的“,在天地“供给”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争”,而“争”的根源在于“欲”。

“争”和“欲”,这两个概念都是《老子》里面非常核心的概念。孔门讲人望,玄门讲欲望。

如何来调节“争”与“欲”呢,老子讲了一点,那就是“法”,分别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立法”(制天命而用之)。

对于第二个问题,既然“祸福富贵”与“天地”无关,那么要想获得“福泽”就可以(“可以“的意思是与天地无关,人可以去改善或者争取,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必须(“必须”的意思是,福泽不会自动降临,想要的话,必须自己去争取,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庄子继承的是个人修养的部分,一般强调的是“收视返听,长生久视,不争无为”而达到“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那个状态就是“道”的最高形态。而“道”往下走,则进入社会学的“盗”,这是人欲的本来面目。

申韩继承的是群居的部分,因为人人有欲望,所以有争心,所以有斗争,所以需要“立法”来调节这样的欲望斗争。

庄子与申韩的出发点都是“欲望”(这个孔门的出发点“天地”不同),庄子是往里面走,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那个天地未开的混沌状态,走的是内圣一路;申韩是往外面走,通过“立法”来约束“欲望”的斗争,走的是外王一路(孔门其实也呈现着这个特征,曾子走的是内圣一路,子张走的是外王一路)。这也是司马迁先生将这几个人写在一起的原因。

老子的道德理论,既点出了春秋战国以来“礼乐崩坏”的秩序事实,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也更为残酷的社会认知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老子的道德理论在某种程度上还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某种替代性的论证。

公元前256年,秦国攻打西周国(注:是国不是朝),掳周赧王入秦,赧王献出了自己的土地与人口,被释放后不久去世,周亡。

从田氏代齐到三家分晋,周朝礼制约束能力大大降低,与中原六国一样,在“礼制”面前,大家都是半斤八两,彼此彼此,所以从“礼制”的角度来说,很难分出高下;但是在理论上更为原始以及均匀的“竞争”结局面前,却是有高下之分的,换句话说,于“礼”不合于“法”合。

当然,礼与法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