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有一个相当严重的误区:读书生活一出学校门便结束了。其实,不但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一个极其重要的开始。
在学校,老师教什么读什么,是被动读书:走出校门,你自选书本,是主动读书。走出学校大门是你主动读书的开始。不论你学历多高,在校时间多长,老师都不会跟随你一辈子,一个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学(主动读书)中度过的。“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这话有着深刻的道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有成就之人,一无例外,都是自学成材的。因为他们的在校时间,与他们的寿命相比,实在相差太大。教师的功绩在于,为他们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至于高精尖的发明创造,还是他们自钻自研获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都深刻明确地说明了自学的重要。读书就是自学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也是个人事业进步的阶梯。
终生读书,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六七岁的儿童,睁眼看世界处处好奇,看到什么问什么,生理学家称这个时期为“问题时期”;少年、青年时代,“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求知欲旺盛,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中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一旦步入老年,往往心如止水,志在千里者几稀。有阅读习惯的老人则不同,他们的心灵八面来风,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新思维,思想进程与社会进步合拍,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年轻许多。所以,退休后的读书人,完全有可能“重做新人”,迎来第二青春。
终生读书,可以不断更新知识。中国自古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优良传统,读书就是这个“学”的重要方法。科学家们测算,人所获得信息的80%来自眼睛,来自眼睛的信息,又有50%以上来自阅读。可见,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
社会在进步,知识必须不断更新。学校、医院经常组织教师、医生去高等学校进修,以求得知识和本领与社会进步合拍。我们不是教师、医生的人怎么办?只有用阅读补救,来个“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那些“小学读长篇,中学读中篇,大学读短篇,工作之后连四句唐诗都懒得读”的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恐怕要被这个爆炸造成的冲击波冲击到爪哇国去的。由于不接受新事物,不学习新知识,这种人老了会未死先生腐气,说前朝遗老的话,做前朝遗老的事,于世事无益不说,于别人也会徒生“老而不死是为贼”之叹。
从前,说明解放后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常用“倒吃甘蔗节节甜”来比喻。其实这个比喻用在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身上,也很恰当。青少年读书,由于涉世未深,知识尚少,对书中内容一知半解,以至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壮老年人则不同,知识面广阔,又经历了社会沧桑,对书中所写,会领略得更深刻全面些,甚至还可于无字句处寻密探幽,不遗细微。科学家说,人老了,知识记忆力差些其聪明程度不减(老年性痴呆症患者除外)。因此,人到老年,论国事,已经退休;论家事,已经完成“任务”(养老育小),正是读书的黄金季节。
作者大言不惭地一口气写了二十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其目的不是想把大家拴在书本上,让大家来个“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想帮助大家在读好有字书的基础上,更好地阅读无字书。
我想“无字书”有两类:第一类是人。除读万卷书走万li路外,你还要阅万种人。一个人就是一部戏剧,一部历史,一本小说,总之是一本大书。你要分门别类读懂一批人,你的学问就大狠了。第二类是社会。社会更是一本其大无比的书。就因其大,才迫使人们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读它。即使如此,也很难读透彻。读无字书,必须在读好有字书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你就是“瞎子喝酒——摸不着壶”。
读书是一切事业的基础,热爱书籍、热衷读书,是一个民族兴旺的标识。愿我们都决心终生读书!《诗经·柏舟》上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们在读书上,也应有这样的志气。《敦煌曲子词》中有一句“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遭无情弃,不能羞”,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是把这句词当作读书座右铭的。
我们的先辈有这样一种感觉: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但愿我们大家都能找到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