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G3F7T75Z1TOG

刚刚去常去的理发店空走了一趟,没有理成发,店里面的人太多了。

可能因为碰上周末,加上天气又晴好,等着收拾头发的人太多了。特别是染发的女同志比较多,等轮到我的时候,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于是就先撤了。

我习惯性在一个理发店理发,一般一剪就是几年。

20多年前,刚来这座城市工作的时候,习惯性在城北那个理发店。因为家里很多亲戚都在那里收拾头发,我也就跟着去了,这一剪就剪了很多年。

本来不太想换的,这个师傅技术还可以。问题出在收钱的数字上。

刚开始在这理发的时候,是收15元,其他地方大多也是这个价格。后面涨价了,他这里也跟着涨。

但吊诡的是,别人都是涨5元,收20元;而他这里偏要涨6元,收21元。理完最后一次我就再没有去过了。

这师傅是本地人,但老板娘是外地人,不知道这边的风俗,钱收这个数字是不太妥的。在当地人看来,21元这数字是不吉利的,我们这地方去别人家吊唁的回礼一般都是这个数字。

后来,又在老街找了一个理发铺。费用更便宜,刚开始只要10元,后来涨到15元。我坚持在那里理了几年,但后面也没去了。

主要原因是我换发型了,他帮我试剪了几次,剪不出我想要的效果,只能换了。换成了我现在常去的这个理发店。

这是位女师傅,三十多岁,我这新发型还剪得挺好。一直在这剪着,也有好多年了,暂时没打算换。没成想,出了个意外情况,这女理发师前不久怀孕了。

她店铺没有打出去,只是请了一个师傅帮着剪。试着剪了几次,剪得不算好也不算坏,中规中矩。但是就是不太自在,不知道什么原因?

还换不换师傅,我还没想好。可能就先这么将就着,等着这女师傅生完孩子回归,也许就换理发店了。再说吧!

我发现,不止是我,很多人理发都是固定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师傅。可能人都有共性,那就是在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人面前最自在,也最放松。

最后说一个话题,就是人们说什么“正月剃头死娘舅”的说法,应该算以讹传讹。

据说真实传说是这样的:

原来因为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人们要见一面很难。有俩甥舅,关系非常亲近。按当地叫法,外甥叫舅舅是叫做娘舅。

这个外甥是个剃头匠,因为过年非常忙,走街串巷帮人剃头。等忙完去看娘舅的时候,发现娘舅已经走了。这个外甥非常难过,非常思念娘舅。以后每个过年期间都不帮人去剃头。

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思娘舅,后来因为“思”字和“死”同音,所以就变成了:死娘舅。

也不知道上面这个说法对不对,如果对的话,就算是普及一下吧!

公众号:晗又说周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