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奶奶和母亲多次讲过“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的话,虽然不理解,但是懵懵懂懂明白一点理:成人之美是好事。懂事起,我发现父母亲经常吵架、打架,村子里有一家的奶奶经常劝我父亲离婚,再给你找一家更好的;村子西头的一个奶奶经常劝我父亲不要离婚,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就是福气。长大后,我曾问过母亲“经常挨打受气,为何不离婚”的话,母亲说:“我再走一家容易,可是你们太小,怕你们受后妈的苦。如果不是西头那个奶奶劝你爸,可能早就离婚了。”

后来我就注意观察这两家的情况,劝我父亲离婚的那家儿孙辈事情非常多,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劝我父亲不要离婚的那家儿孙辈生活的很平安健康,孙子辈的还出了个军官。看来,成人之美真的是积德善举,符合善恶有报的天理,得到的一定是福报。

这一点古人早就在生活实践中证明了。

成全他人婚姻得福报

《道德丛书:富室珍言》记载了一则简短的小故事,道出了成人之美上和天意,下和人心的理。

清朝时期,河南人张雄略娶亲。新婚晚上,新娘痛哭不止,张君就问她原因。新娘说:“我小的时候,父亲把我许配给了施某。后来父亲厌恶他贫穷,逼着他退婚,这才嫁给了你。”事已至此,张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新娘想一死了之,张君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死,于是说:“施某是我的好友。我应当让你们喜结连理。你千万不要轻生啊。”

这天晚上,张雄略就睡在别的房间里。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新娘的遭遇告诉了父母。他们赶快派人把施某叫来,特为他们腾出了一个房间,让他们结为夫妻。

张家把所有的嫁妆都赠予施某,并派原来的媒人转告那名女子的父亲:“你的女儿本就已经许配给了施君,现在她和施君在一起,已经成婚了。你如果不答应,就要告官评理了。”新娘的父亲害怕打官司,对此也不敢反对。

就在这一年,张雄略考中科名,此后科举接连报捷。他入仕为官后,一直做到宫詹(主要为皇子或皇帝掌管宫中事务的官员)。后来,施君也科考中举,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女儿。日后他们的女儿嫁给了张家,侍奉老人很有孝心,为人贤德,誉满远近乡邑。

全人骨肉也是成人之美

这也是《道德丛书:富室珍言》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德清县人蔡昆阳是康熙九年(1670年)状元。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乡试中中举。那时他都已经四十岁了,还没有孩子。他的太太悄悄地攒了三十金,替他买了一妾,打算让她为蔡家延续香火。那名小妾进房后就一直哭泣不止。蔡昆阳感到很奇怪,就问她哭什么。

一开始小妾还不敢讲。但在蔡君的追问下,她才说出实情。原来小妾原本就已经嫁人了,她的丈夫因为欠军营的债务,耗尽所有都无力偿还债务,所以才到了夫妻离散的地步。

蔡君赶紧连夜来到了她的夫家,说:“还债这事不难。我可以为你解决。我今晚不能回家,一回家就无法表明我的心意了。”于是就睡在那名女子的夫家。第二天早上,营卒来催欠款,蔡君说:“你们违法逼债,现在不和你们计较。把借券拿来,当即把钱还给你们。”

营卒没有遇到过如此仗义的人,当即也大受感动,收下欠款,把借券还给了他们。

债务还完后,蔡公就派人抬着轿子把那名女子送回她的丈夫身边,又赠送了他们三十金让他们生活。此后,蔡君的太太怀孕,生下了儿子。蔡君也金榜题名,大魁天下,成为康熙九年的状元。

这两则故事同时道出了人的功名富贵来自于“德”的秘密,而成人之美就是积德善举。反之,拆人婚姻,败坏人伦,就是造业坏事,时候一到,一定是恶报。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明白这个理了,还把包二奶、养小蜜当作身份、有能力的象征,甚至那些自觉充当二奶、三奶的,败坏人伦的,还自认为活得很有意义,实际上已经种下了恶报的种子,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人有道德规范才能称之为人。传统文化是神传给人的文化,不断的强化充实人的善念与良知,而现代变异文化不断的摧毁人的善念与良知,不断的突破着人的道德底线,把人一步步拉到假、恶、斗的范畴里,鼓动蛊惑人不断的做着各种坏事,不断的积累着各种业力,不叫人做好事积德,人都种下的是恶因,人还有好的未来吗?

pexels-alasdair-braxton-14491698

公众号:别开天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