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729164-hands-gde5f91ae2_640

最近看到一个报道,藕村很多河流干枯到露出河床底部的石头,汉斯,斗牛,等村多处河流露出的石头上刻有1417年——1616年之间藕村大旱灾时的刻记,石头上的文字大意就是当这块石头露出河面时就是闹大饥荒的时候了,所以被称为饥饿之石或饥荒之石。

1417年,还是大明July在位之时啊!

距今已是605年了,按照地运540年一个轮回来说,还略微晚来了几十年。当然时间不是简单的复刻,六百年沧海桑田,科技的力量也今非昔比,延迟也属正常。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早些时候报道过的另一件事,就是年降雨量400毫米线北移。

我们是农耕民族,降雨量的大小决定了可耕地面积的大小。

明长城之所以建在当今这个位置是因为明朝时期可耕作降雨量只到这里,再北就不适合耕作农物了。而我大秦始皇帝初次把长城连成一体时的位置比今天的位置更北,因为那个时期气候更温暖,北方雨量比大明时期更充沛。

我们的维度比藕村低,当我们这边雨量充沛更适合生活时,藕村的南部就不那么宜居了,反过来北藕因为雨量的充沛适合农耕到是更宜居。

雨量的充沛带来的是温度的升高,农作物耕种面积的北移,这一切都利于农耕文明的兴盛。

农耕盛世即将开始,秦汉,隋唐,大明,皆是如此。

这个兴盛期有180年之久,我们能看到种花家的盛世降临。未来的两个世纪,都是属于种花家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