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看到石虎的故事,感觉这个人又可笑,又可悲,更是可怜。
他本不该做皇帝(天王),但是,因为心中不平衡,觉得自己作为将军打下来的江山,让石勒(前赵第一任君主)的儿子坐享其成,感到不平。便杀了石勒的儿子,自己来当皇帝了。
他当了皇帝是失败的。对外战争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国力强大,却屡屡被小国打败。他自己也搞不懂,说:“我以前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以一偏师就可以征服天下,现在当皇帝了,以整个天下来打一偏师,居然打不过!”他搞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井底之蛙,真的搞不懂井外的天地。他当然不知道,自己以前当将军时百战百胜,都是因为皇帝叔叔(石勒)指挥得当,他在那个时候,不过是一只有功之狗而已。狗能不能找到猎物,都是靠人来指挥的。狗百战百胜,就以为自己比人强,这正是无知的体现。
他做父亲是失败的。失败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犯错的儿子处理得太过残忍血腥。虎毒不食子,他叫石虎,确实有残忍嗜血的特性。当然,他的儿子也是有过错的,但是,对有错误的儿子,他选择的不是教育,而是血腥的惩罚:最后还要把灰倒在十字路口。这种处罚太残忍,太野蛮。对孙子,即便是无知的婴儿,即便是自己所疼爱的孩子,也无情地杀害——完全违背人性。这么伤天害理的事他干了两回,也遭到了应有的报应,身体迅速垮掉,国家也随之崩溃。
另一方面,他对儿子们缺乏教育。当然,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其实是言传身教的。他的儿子们有这样一个成功而无知的父亲,所以行为上都会效仿。他残忍好杀,不讲道理,惯用杀R手段来达成意愿。所以,他的几个儿子,都喜欢用杀戮来解决问题。第一个太子石邃,因为跟父亲有矛盾,就想杀父亲来解决问题;第二个儿子跟弟弟有矛盾,就用杀弟弟之后再杀父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对自己的手足尚且如此,对待别的人,也同样残酷。他们父子为什么都这么残忍?儿子的行为跟父亲的教育有很大关系。石虎可以说是把残忍的特性言传身教地给了孩子。他有一个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那就是石鉴,石鉴守长安,喜欢把官员的长头发拔下来做帽子上的璎珞,拔得太多,自己不需要,就赏给了宫女。这种不顾别人痛痒的低级趣味,跟石虎的教养是有关系的。
石虎本来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自己头脑不怎么的。他叔叔石勒见他打仗厉害,就将他养着,其实就好比是养着一个杀R的工具而已。石虎一辈子其实是个工具人。这是他的可悲。相比而言,石勒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其实是成功得多。毕竟石勒的太子石弘是个讲道理的、儒雅的人。懦弱是有一些,毕竟他年轻没有见过世面,但是,作为人,是正常的,也不会滥杀。石勒作为武将,为什么就会教育孩子呢?这跟石勒喜欢“读书”有关。石勒不太认得字,但是,他爱听别人读历史书,他在细心听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历史、对现实的深刻见解,成为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因为他爱读书,所以他的后代就比较文雅。但是可惜,石勒做好人做得不彻底,对石虎,他其实早一点果断处决。但是,他喜欢石虎打仗的那股狠劲,也喜爱石虎那种可以威慑敌胆的威名。
创业初期为了生存,选择了保留可以打胜仗的石虎,这是符合利益需求的,至于石虎在道德上残忍好杀,那就先搁置在一边。你看,在道德与利益面前,石勒动摇了,他选择了利益,而把道德放在了一边。最后的结果是,利益他是获得了,但是,身边的不道德的因素却被保留了下来。最后,这个不道德的因素,把他辛辛苦苦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一夜之间全部清零。多么残忍,多么可怕,多么可叹。
石虎给石勒的子孙后代带来了灭顶之灾。好比是自己养的一条狗,变成了反噬主人的禽兽。这是可悲可叹的,但是,也是很自然的。你开的公司里面有一个这么坏的人,你不将他及时清理出去,而是养着他,贪图他给你带来的好处,你这就是心术不正。石勒喜欢学习汉高祖刘邦,但是,没有学得那么彻底。石勒是有些心术不正的,正因为心术不正,才将石虎养着,而将这个坏蛋留在身边,就把自己的儿孙逼上了绝路。
石勒后代都被石虎杀死,这一悲剧是石勒一手造成的,当然也是石勒的母亲助成的。因为,早年的时候,石勒见石虎残忍,就想铲除石虎。石勒的母亲说:“小牛犊子跑得快,是会伤车,但是,长大以后,能拉得多。你不要杀他,留着有用。”石勒母亲从简单的实用角度来看待石虎,所以,石勒就留下石虎的性命。
唉,石勒的母亲也不想一想,石虎这人杀了多少无辜的性命。为了减少一些无辜的死伤,秉持着好生之德,也该将这个残忍的罪犯早日解决掉啊。作为统治者,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人民的利益,这才符合法律和道德。当你的团队里有人做出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来时,应该将他及时清除。不然,这种恶,会反噬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