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泥历史

中国用印章的历史,大楷起源于商朝,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商代的印章,主要铃印在陶器之上。

1661394438-8756C_88RNV8VUMXY0

商朝三玺

周朝开始,印章用处扩大,比如烙马之类的印章也出现。根据考古情况来看,春秋战国开始,印章主要钤印在封泥之上。这与书字材质有关,春秋战国,文字主要书写在木简或竹简之上,捆在一起后,用泥封处口,钤印在泥上,以示记号。

1661394435-OX0Y2B@2BSOLR021_9T8

战国.日庚都萃车马

1661394436-J1HQI6ZRPAX6RU6A7F

汉.封泥

1661394437-5AHS70HI1AZY7O52CS

汉.封泥

今天能见到最早印章钤印在纸张上的,是在唐朝。大家都知道,自东汉开始,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张开始流行,至唐朝,造纸术己相对较发达,再用泥封,己经不太适合,故出现印泥钤印在纸张之上,也是非常合理的。

从宋朝开始,纸张普及,非常多的宋代书画作品中,出现朱红色印章,与现代几无区别了。

二.印泥制作材料及发展。

唐宋时期,印泥制作材料较简单,主料就是硃砂粉、蜂蜜二种。用硃砂粉,调蜂蜜,钤印在纸张之上,再用白钒洒在印花上,吸及蜂蜜,使之不污染纸张。约在明朝开始,使用油来调硃砂钤印。时至今天,印泥制作的材料,主材就是三种:蓖麻油、硃砂、艾绒。其他会使用一些如冰片、珍珠粉之类辅料,使印泥色泽更光亮鲜艳。

材料作用:

1.蓖麻油。印泥中,由的作用是将硃砂着附在纸张之上,油是最关键的。古代未必是用蓖麻油,但历代改进,发现蓖麻油是最好的。蓖麻是南方的一种植物仔,榨好的蓖麻油拿去太阳下晒,使油由黄色变成白色,并且会变稠,几近膏状。

1661394446-TYIV8LX8FXXH8_Y3Y70V

蓖麻仔

1661394443-NC0DVLRNBRP1TFROVQD5

蓖麻树上的蓖麻果

2.硃砂。红色印泥,主要是用硃砂,但自清末起,随着外国颜料的引进,现在也有使用颜料的。其他颜料的印泥,也同样如此,有用矿物的,也有用颜料的。

1661394441-K6P80AWWVF2O6PMUE3

硃砂矿石

1661394439-ARPYXZDYAO240SDQ

硃砂矿石

1661394442-L9EAO431FV9UKFFZFOI2

硃砂矿石

1661394444-RD@5T1HASU0KR9BR

磨研飞水后的硃砂粉

今只谈硃砂。硃砂学名硫化汞,可以人工合成,就现在看,秦代时,我国就能大量合成汞了。但泥印制作,还是使用硃砂矿石。我国是硃砂矿大国,主要产地是湖南、贵州、四川。

硃砂中,最好的是箭簇硃砂,粿粒成棱形、有光泽,其次是镜面,有光泽,粿料成片状。

1661394444-P52HHYTCMZYWE29DUB

箭簇硃砂矿石

1661394447-V73@@ZUD1U0JPVQEKG

镜面硃砂矿石

将矿物硃砂,磨研成粉状,再去除杂质,常用的去除杂质工艺,通常叫做“飞水”,故很多硃砂粉叫“飞水硃砂”,水飞目的是去除杂质,以及按硃砂粉的粿粒大小,分出层次来,粿粒越小,色泽就越黄,粿粒越大,色泽越红,大粿粒者成紫红色。

1661394440-EOCIV_3FNTJ0OF_MS

药钵.研磨硃砂

粿粒最小的,色为桔黄色,叫“硃膘”,正红色的叫“硃砂”,偏紫红的,因粿粒较大,基本上会重新研磨。

3.艾绒。艾绒是由艾草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

1661394448-YTWYRX7HX2WPONEPMWD

艾草

1661394447-TGON0P_46XNK4P69QX5C

艾绒

印泥用艾绒,主要是将硃砂着附在艾绒上,与蓖麻油一起,使硃砂粉凝结在一起。

辅料,主要就是二种,当然还有其他,

1. 冰片,主要作用就是防止艾绒腐烂。

2. 珍珠粉,防止艾绒腐烂,并且能增加印泥的光泽,使印泥更鲜艳。

3.其他辅料。其他的辅助材料,也主要是防止艾绒腐烂,或者增加蓖麻油凝结度,比如用蜡。但用蜡有个非常不好的就是印泥在冬天时,会“硬如石”,要用吹风筒吹软了才能使用。另外是防止油挥发过快,便印印快带干涸。

三. 印泥制作工艺简述。

1.炼油。就是蓖麻油要经过炼制,要印文不涨线,冬天不硬,夏天不泛油,就得看用油好不好。

炼油是印泥最关键一项工序,印泥好不好,关键就是看油好不好,油不好,钤在纸张上,不久就泛油,污染纸张。油要不好,或者油太多,朱文印线条涨出来,油要是太少,朱文印钤出来线条失真、白文印线条变粗。故,印泥就是看油好不好,看印泥中油的比例是多少。

关键含油量的比例问题,比较麻烦,因为从制作到销售,至长时间使用,时间是不等的,油在这个过程中,会挥发,所以买的印泥,含油量多的,要放一段时间再用,如果含油量过少,要加油、或返厂。

2. 艾绒。艾绒如果过于短小,就容易断,结果就是印章蘸印泥时,印章把艾绒带出来。张鲁庵的印泥要分开得用剪刀剪,说明艾绒用得好。

3.朱砂。工艺上必须飞水。最上层为朱膘,不敢说制作印泥最好,但最少,最细腻,但色黄,钤印现单薄,基本只适合元朱一路,白文印等还是中层色红点显厚重些,最下层最差。

4.

其他辅料。上面三个大家都知道,辅料虽放最后说,但切是配方上最奥妙的东西。好印泥经久不坏,靠辅料,钤在作品上几百年不变色,靠辅料,钤出来有光泽,靠辅料。这些功能性辅料可以说比肩膀朱砂的重要性了。其他辅料还有香味等的,看其配方了。陈巨来说张鲁庵送他的印泥不是砂朱砂而是进口洋红,还一个劲说好东西,陈上世纪80年代还在用,这时张死二十年了,可见除朱砂外,其他料之好。还有他的配方也的确强悍。

四.印泥制作名人及传承。

印泥制作几百年来,制作出好印泥的人不少的,简单介绍一些。

1.漳州八宝印泥,魏氏传人同,福建漳州。从清朝康熙制作印泥,历史悠久。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的记载,印泥制作方法只传长房,但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炸死长房传人全家而失传。现在也有漳州八宝,但就现在买的印泥质量来看,传人给炸死看来应该是真的。

2. 张鲁庵。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记张鲁庵》中写到:"张氏在乡时,曾试制印泥十年之久,耗资二三千年,及制成,悉为一无用处之废品。及来沪后,发奋以每两印泥十六元之巨价,邮寄漳州魏店购进廿四两之多,寄来后,乃以四两嘱人分析其油分,四两分析其颜料,四两分析其艾绒成分,四两分析其加药成分,八两自存。至是,鲁庵印泥乃告成功矣,较之上海西泠印社所制,高超十倍也。后张告余云:油分乃蓖麻油也,非古人所云之菜油,颜料以朱磦为主,朱砂、西洋红只二三成而已,故能细而薄,薄而丽也“。

从一些资料和书上表明,应该是在研究漳州八宝印泥魏氏得出成果加以改进,花重金和心血研究,并不惜皿本,选料和工艺严格要求,所以上个世纪名声远播。但张鲁庵制作的印泥,正真是好的,都是自已用或送给师友的,再或者是拿来换别人的好东西。拿来卖的,都是材料较差的,甚至不是用朱砂而用西洋红都有。

张鲁庵印泥,好像没有正真传人,符冀良、高式熊二位,当时应该是和张鲁庵亦师亦友关系,个人认为是各自知道张鲁庵印泥的一个半个配方,但二位现在制作的印泥相当好,与传说中张鲁庵自已用的印泥是有差距的。

3.吴隐。杭州西泠印社成立好像此人功不可没。此人是制作印泥的高手,现在上海西泠潜泉印泥就是他传下来的。

1983第四期《书法》。谈到上海西泠印社,传系中大概如下:

第一代:吴石潜、孙织云夫妇

第二代:吴振平、丁卓英夫妇,(吴石潜儿子、儿媳),吴振平死于“十年内乱”

第三代:李耘萍、汪定怡(由丁卓英培养)。

另一位汪定怡就不知道现在在哪?

4.徐正庵,皇宫里给皇帝制造印泥高手,与张鲁庵二人有“南张北徐”的说法。现在传人不祥,也没有找到太多的资料,传人的清况不明。

5.姜思序堂印泥。从百度里找到的“相传明末清初,姑苏有位姓姜的画家对国画颜料有极精湛研究,由他手工制出颜料,不仅色泽鲜艳且有纸色合一,经久不脱之妙。其子孙秉其制作衣钵,初为家庭式生产,致乾隆年间,在苏州阊门内都亭桥设立铺面,此画家是进士姜图香之后,家有一屋名为“姜思序堂”,乃将店铺以“姜思序堂”命名,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6. 高式熊、李耘萍。据现在的资料看,这二位合作时间很久了,现在耘萍印泥风头正劲。要找她的资料不难,大家可以多了解。

7.曹勤。杭州西冷印泥的传人。有资料说西冷印泥是由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共同研制而成的。

有资料说韩登安也是西泠印泥的传人,韩登安将印泥制作方法传于大弟子茅大容先生,茅大容传曹勤,有资料说韩登安过世后,其胞弟韩君左的夫人,常去指导曹勤等制作印泥。其他不太了解。

8. 符冀良、符海贤父子。其配方,应该是来源张鲁庵,据说符海贤现在也在卖印泥,价极高。

9. 方节庵。《明清名人刻印精品汇存》由方节庵制印泥,王秀仁精拓,可见方节庵也是制作印泥的高手。

10.其他个人或小作坊,如坛里的手捣印泥、广州老三多轩等,也还在销售手工制作的印泥。据说二十年前广州上下九附近,也有一位制作印泥的高手,这些民间制作印泥的人,比较少了解。

五.印泥的选择及使用。

这段文字,红色字体是很多年前网上看到的,蓝色的代表我个人看法。曾发表在网络,直接复制过来。

如果达到了以下六个要求,则印泥肯定使优良的。

(一)颜色鲜艳,历久不变,无侵蚀性;(现在买的印泥,能鲜艳多久谁也不知道,但真纯朱砂的,应该能很久,几百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二)钤出印文遮盖率高,连钤数十次字口依旧清晰;(多与钤印手法有关,网络上下载的那个陈巨来原钤印稿,感觉连印刷品都比他原钤要好)

(三)在两三个月内不使用,泥质不发生油浮朱沉;(朱砂本来就重,油轻,浮油应该是正常的事,只是油浮的程度有多严重,使用时搅拌下,实在很少用,瓷缸口用胶布封起来)

(四)在气温摄氏4度左右到30度左右,泥质稠度变化小;(冬季硬如石的也有,唉!要用的时候日晒或是用吹风筒吹吹,就是太麻烦了)

(五)泥质细腻有光泽,富弹性,印文无渗红;(用油多字口就是涨线,超多的就是渗红,市面上直接买的,只要不是存货好几年的,油都多,因为主要是针对书画用的,用着就是油和砂都减少了,要注意就是渗加有洋红的,日后字口必渗红,渗出的那就是洋红了,纯砂的渗红渗的是油,而加洋红的洋红和油都会渗,书画上用,特别是制作印谱,钤好后洒点明矾粉上去,再用新笔扫去矾粉)

(六)历久不霉烂,不硬结。(我有盒十年没用的,真的是有霉,发毛了,也走油变硬,不过不如某某的冬天那么硬,翻翻还能用,就是太干了,印泥长期不用一定要保管好,瓷缸口用胶布封起来与空气隔绝会好一点)

一.不少人刻铜印的。金属印千万不要直接在好印泥里蘸印泥用,金属与朱砂会起化学反应,实在金属印多,备一盒专用,或学陈巨来,用手指蘸印泥渡到印面上,总之很麻烦。二.印缸最好是瓷的,金属做的印泥缸与朱砂起化学反应,金属做的印缸久了印泥会变黑,木头的印缸会吸油,印泥中油干得快,玉制印缸的话,气温高了会有水气,水气成水珠滴入印泥,印泥会坏掉。瓷缸最好大一点,用老瓷,新瓷要用水煮一下。

三.选择印泥,最重要就是选择色相,个人感觉,朱文印,可以选拔硃膘印泥,汉白文印,应该选择厚重一点的正红色,吴昌硕这种特别厚重的,才适合深色的紫红印泥。

1661394436-FBDIR@5N0T4J1E75G

陈巨来元朱文风格.可以用桔黄色朱膘

1661394445-T7UEFCYYSZ3Y@@JMRE5

汉白文印,个人感觉用正红色,以示厚重

1661394438-9P2_V_0E4R7FEWABPMLLOI

吴昌硕厚重风格,可以用深色印泥

就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上海西泠印泥来说,常见有镜面、光明、美丽、硃膘、箭簇、特制硃砂。

镜面、硃膘,二种都是黄色。

光明、箭族,近中性正红色。

特制、美丽,较紫红色,美丽硃砂印泥,色物品深。

四.其他色相印泥。

如上海西泠印泥,有金色、蓝色、黑色……等等,这些印泥,基本是供展览作品时使用,另外是在孝服期间,使用蓝色、黑色印泥,其他基本很少使用。

1661394441-G325CIXUX_F38ON30C

壬寅年七月记于羊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