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提出声、音、乐三个概念。所谓“声”,就是人心被外物感动,发出的自然而然的叫喊或感叹,应该是比较短促的。把不同的声按照高低起伏错落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就是“音”。比如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说话朗读演讲。把不同的音连接起来,加上一定的节拍、动作、道具用来表演,这就是“乐”。人们在劳动和劳动间歇唱的劳动号子,哼的小调就带有“乐”的性质。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是古代一个部落名,这个部落善于歌唱。三个人拿着牛尾,再加上举手投足的动作,唱八个乐章。这就是“乐”。

后世则把声、音、乐组成“声音”和“音乐”两个词。

人被外物感动而发声。被喜悦感动,发出的声是自由的;被快乐感动,其声舒缓;被爱感动,其声柔和;被敬感动,其声廉直。被哀情感动,其声由急促而衰微;被愤怒感动,其声粗放而高昂。所以统治者对能使人民感动的事要谨慎对待。这里的“声”,就是指“声音”。

1661216378-bedb5893d08ec6b363

一连串的“声”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它再有一定的文采,就是“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春秋时期,郑卫之音,是一种慢音,就是今天所说的灯红酒绿轻歌曼舞,孔子把它说成乱世之音。宋代姜夔的《扬州慢》,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些人的《木兰花慢》都写乱世的感受或内心的感伤。乱世之音再发展下去,就是亡国之音。亡国之音的极致就是《玉树后庭花》和《霓裳羽衣曲》。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在隋朝大军打到门口的时候,还在听《玉树后庭花》。古人诗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又说,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唐玄宗更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这里的“音”就是指“音乐”。

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只知声而不知音者,是禽兽;只知音而不知乐者,是普通百姓。只有文质彬彬的君子,才能懂音乐。懂得音乐就接近合乎“礼”,礼和乐都掌握了,就叫做有道德。有了道德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孔子说,周武王时的音乐《武》,“尽美也,未尽善也”,因为里面毕竟有杀伐之声。孔子说,舜时的音乐《韶》尽善尽美,所以说,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是三个月不吃肉,而是因为这首音乐始终在脑海回荡,三个月吃的肉都不知道是啥味。完全超过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古代帝王制定的音乐,完全和为政融合在一起,礼乐治国。绝不是供人陶醉的靡靡之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