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密历史上有两位战姓孝子,曾被后世传颂数百年,他们就是战正、战翱叔侄。
战正,字得义,明代高密北隅人,洪武年间,战正之父战思道辟为县衙掾吏,不久调任福建大宁县,当时战正之母身孕在身,其父独往赴任,两年后战思道卒于大宁,大宁县令葬于邑之山南,并立二石以识别。当时战正年仅三岁,每次见母亲落泪悲伤,就随母哭泣。及战正成人,考中秀才,事母尽孝。母亲卒后,战正感念父亲葬于远方,不能与母合葬,于永乐六年(1408)南下福建寻父骸骨,日行风霜雨露中,步行数千里,历尽艰难,终于抵达大宁。四处寻找父亲葬所,遍寻不得,乃仰天大哭,幸好有一老人告知其父埋葬之处。战正寻得骸骨,不能辨真假,乃咬破中指滴血验骨,同时祷告说:“是吾父骨血当渗,否则勿渗也”,结果血渗入骨后擦之不去,乃收骨归乡。乘舟过长江,船夫忌讳拒绝载送,战正恳求说,如不许携骨过江,将抱父骨投水自尽,船夫很受感动,遂载之过江,至永乐七年(1409)秋始归故乡。葬父守孝期满后,重入县学就读。永乐十八年(1420)中庚子科山东乡试举人,未仕而卒。
战正数千里负骨葬父,被后世传为美谈。其事迹载入《孝纪》《古今图书集成》《奇姓通》《万姓统谱》《孝经内外传》等诸多典籍中。明代莱州知府撰文立碑,清雍正元年祀高密县忠孝祠。清同治年间,高密士绅又重修其坟墓,置买祭田,战孝子之名被后人传诵数百年。
战翱,字腾霄,战正侄,亦以孝闻于时。明代《孝纪》为战正、战翱叔侄立传时说:“战氏之孝,不独腾霄(战翱字),蓋世有至性矣。”
战翱为庠生时,其父战复敬卒,庐墓三年。景泰四年(1453年)癸酉科山东乡试中第二名亚元。后赴京参加会试,闻其母卒,立即奔丧回乡,仍庐墓如初,有灵芝三十棵产墓后,县令欲以此事上报,战翱固辞乃已。战翱因庐墓孝行被受朝廷旌表,其事迹载入《孝纪》《古今图书集成》《续通志》诸书中。
战翱后任山西翼城县学训导。嘉靖《山东通志》为其立传说:“教人以孝友忠义为本。”当时宦官曹吉祥谋反被诛,战翱上疏论杜绝宦官之祸,“辞气切直”,“上纳之”。归乡后教授生徒,弟子常达百余人。清代奉祀高密忠孝祠。
公众号:西窗剪红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