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两位汉代将星,将匈奴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在中华战史上璀璨异芒,名垂千古。而班固在《汉书》中却含蓄的批评了他们,乃至于他们背后的汉武帝。本文将分析这一批评是如何进行的。

【一.卫青的战绩简录】

由《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文本可知,卫青曾经七次出击匈奴。斩首成绩共计斩获五万余级,战略功劳为开拓了河南地、朔方郡。

这七次出击的逐次成果,以汉书所述,简录如下。若对具体事迹无兴趣,可直接跳转下文第二部分。

1708570430940

红框为这几次战役的出塞地

1.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登基第12年),汉朝派遣四路大军出击匈奴。卫青为其中一路,以车骑将军的官职从上谷出塞,率领万骑,斩首数百。卫青获关内侯爵位。

2.元朔元年秋(前128年),卫青率领三万骑兵自雁门出塞,斩获数千。

3.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自云中出塞,取得河南地为汉朝朔方郡。因功被封为长平侯,获封3800户。这一年卫青的姐姐卫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了儿子,被立为皇后。

4.元朔五年春(前124年),三路大军七位主将出击匈奴。

卫青统御其中四位。率领三万骑兵自高阙出塞,围匈奴右贤王,得小王数十人,人口一万五千余人,牲口数十万。

天子听闻喜讯,派遣使者,不等大军回城,直接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8700户,3800+8700=12500户,卫青成为实实在在的万户侯。并将卫青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并封为侯。

卫青一再推辞,表示没有下属的积极进取,光靠自己无法获取如此战果。于是天子广封其属,是役封侯十一位。

5.元朔六年春(前123年),卫青以大将军的官职率前中左右后五将军以及强弩将军,自定襄出塞,斩获数千级。

6.元朔六年春,与第五次事隔月余,再次出定襄,本次斩获万余级。

是役苏武的父亲苏建以卫尉的官职随卫青出征,苏建所率之军,兵败全没,孤身败回,军议可斩。军中主将在战时完全拥有对部下的生杀处置之权,卫青却推辞臣下不应在”擅专诛“一事上越俎代庖,那是皇帝的职责,成功为苏建续命。

6.元狩四年春(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及辅兵数十万,从定襄出塞。前后左右后五将军均属卫青。直面匈奴单于大军,决战于狂风之中。本次出塞斩获一万九千级。

是役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禅姑衍山以祭地,卫霍共计斩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

李广为卫青麾下前将军,因迷路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战略要地,为避免下狱遭受羞辱,李广自尽。

【二.春秋笔法:班固隐含的批评】

自上文可以看出,卫青以及后期与霍去病一起的七次出击,可谓每次皆有斩获,不但在国家层面获得了新的战略要地:朔方郡,并且建立了在古代封建王朝看来的最高成就封禅天地。看上去是功德圆满,万民歌颂。

而在这些封赏之后,班固写了这样一句出塞之前,在边关检阅点数一共有”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後入塞者不滿三萬匹“。粮食消耗实在不好统计,班固便以古代国家战略物资最重要的马匹为角度,阐明了巨大功劳背后的巨大损失,折损率达79%以上。

这是本传里比较明显的批评。那么,隐藏在本传里的一个春秋笔法是什么呢,是每次详细记载战果和卫青及其团队封赏之后,班固往往要加上一句:这一年,匈奴入侵这几个地方,杀了多少人。

1708570435827

比如第二次出击,就在封赏卫青三千八百户这一句之后,班固这样写:”其后匈奴比岁入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所杀略甚众“

再如,第四次出击,卫青团队封侯十一位之多。写完这十一位侯的封赏,班固这样写:”其秋,匈奴入代,杀都尉“。汉代的都尉可不是什么小官,是一个郡的军事主官以及二把手,仅在郡太守之下。

而在霍去病接纳匈奴降王,汉廷将匈奴投降的人口组织安置为汉朝属国这样的丰功伟绩之后,班固这样写到,第二年“匈奴入右北平、定襄,杀略汉千余人。”

这样隐晦叙事的用意在逐一列出来后就显得很清晰:

卫青霍去病确实在汉武帝思想的武装下立了功,大功,盖世之功。没错,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所以班固将这些功劳一一记录下来。但是,立完功之后,匈奴还来侵略么?还来,还杀戮,还掠夺。所以这些劳民伤财,令到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损失79%以上的战争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除了让汉武帝的武功和卫霍的英名传颂千古,除了多了一批军事贵族之外,还有什么别的意义?天下因此凋敝,百姓因此饥寒,这是班固的不言之论。因为班固所在的东汉上承西汉,武帝亦算本朝先帝,无法直接批评,所以采用了这样的曲笔。(另,马迁亦持此论)

这一问题的本质是草原民族的生产力落后,自然灾害对草原民族的摧伤远大于农耕民族,为了生存,草原民族天然就有侵略农耕民族的需求。并且草原民族居无定所,不被捆绑在土地上,即便受挫,也可以远飚而去,舔舐伤口,积攒力量,再来一波,这是无法阻碍的自然律。

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希望以杀戮的方式来解决草原民族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最后对匈奴的解决也不是因为大汉的军事攻势,而是匈奴自身的内部斗争造成了极大损耗。而匈奴没落后,这一草原生态位很快又被鲜卑补上。此后千年,突厥、蒙古逐一登上历史舞台。从未有哪朝可以用军事杀戮解决这一问题。

当时其实不少明智之臣已经深谙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这种斗争方式是无法停止的。比如高祖一朝以战略观见长的娄敬。

但是遇上汉武这样有想法的君主,罔顾自然规律,企图以人力胜天,最后只能落得空名。

【三.另一个角度】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历代战争史》内,却正好提供了一个截然相反的角度。先介绍一下这套书,它将中国古代的重大战役进行具体的分析,每每可以详细到行军路线程度,并且每次战役均配有专属地图,极适合用来配以读史。

这套书可以说是集合了具有实际战争经验的将领与史家学者共同成就的一套相当有分量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套编纂完毕后,为了进一步精益求精,进行了再次修订,特邀钱穆,王云五(商务印书馆创始者)等等专家学者出任修订委员。

那么,在这套书里,关于卫青的篇章是这样的。

1708570446377

语序一变,在班固笔下的打了赢了也没用,匈奴照样来侵略,就变成了:匈奴入侵,我方反击这样的观感。

有那么一个传闻甚广的鸡汤故事,曾国藩改“屡战屡败”为“屡败屡战”,化无能为坚韧,变消极为积极。因为这鸡汤与曾国藩的性格经历很能套得上,又因这一故事很适合用来讲解汉语言的博大精深,一字之易,剧情全变,是以流传甚广。与这里的叙事改易如出一辙。

照理说,这套书的编纂团体不可能不明白春秋笔法,所以将史书明载的叙事方式进行如此变动,当属有意为之。

公众号:杜边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