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印象中,汉高祖刘邦这个街溜泼皮无赖能取天下,奠定400年汉朝根基,是因为知人善任。毕竟他自己也说过,运筹帷幄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萧何,行军打仗不如韩信,但是他能拿捏这三个当世的杰出大才。
今天聊一聊张良。
根据史书记载,张良的祖上以及父亲,都是韩国的大官,属于出将入相里的“相”,级别相当高了。但张良自己并没有做官,秦国灭了韩国以后,张良就成了一个致力于为韩国复仇的斗士。主要原因是他自己家里曾经受到过韩国的很大恩惠,韩国被秦国灭了,属于国仇家恨。
因行刺秦始皇失败,张良隐姓埋名于今天的江苏雎宁西北地区。古人对于姓名是极其看重的,所以才有“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说法。现在的人是很难理解一个名字对于古人的特殊意义,因此隐姓埋名对一个古人来说就等同于人格性死亡,尊严性毁灭。
隐居江苏的时候,偶然有一天张良从桥上经过,遇到一个老头。
有不少版本,关于张良偶遇老头的,李白采用司马迁《史记》的版本。老头穿着“褐衣”,这个其实就是道德经“被褐怀玉”的化用了,表明老头是“有货”的高人。只不过官方的翻译都是一板一眼,只当成一种衣服来翻译,自然是会错过一些特定的寓意。
老头看到张良,就把鞋子丢下桥,然后对张良说:喂,小子,给我把鞋捡上来!
张良本来是要发怒的,因为老头出言不逊,很不礼貌。但是又克制住了这种怒火,想到老头一把年纪了,就没有一般见识,帮老头把鞋子捡了上来。
老头看张良捡回了鞋子,便伸出臭脚丫,说:小子,给大爷穿上!
张良忍着心里的不舒服,跪下替老头穿上了鞋子(这里的跪不用过多解读,正常穿鞋子都是屈身半跪)。
鞋子穿好以后,老头有些满意,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孺子可教的出处便是这里了,形容某人可以教诲、教化、点拨。
然后老头便对张良说,五天后,天亮的时候来这里见我,我有绝世宝贝给你。
张良的心情估计和现在落魄迷惘的年轻人一样,觉得遇到世外高人了。
五天后,张良如约而至,但老头已经等到桥上了,见到张良,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小子,和老人约会还迟到,五天后再来吧!
又五天,张良听到鸡叫便赶去,谁知老头还是先到,又是一顿臭骂,老头仍然说五天后再来。
又五天,张良吸取教训,不到半夜就去桥上等着了。这次终于比老头先来,老头很满意,然后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并告诉张良,好好读书,十年后会飞黄腾达,十三年后你路过什么地方,有一个黄石头,便是我。
后来张良果然凭借此书,功成名就。
所谓《太公兵法》,也就是《六韬》,也有人说是《黄石公略》。总之,和网络里能看到的什么鬼谷子之类的东西都差不多,属于“秘籍”类的东西。往往都传的神乎其神,多少想要改变命运的人,尤其是落魄失意的青年,都渴望得到一本,渴望偶遇神人,被指点后步入人生巅峰。
李白必须告诉有这些想法的人,这都是假的!
书,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说读了就能有什么改变,那就是扯淡。人要破除一切侥幸、妄想。客观地说,这本书的内容也没什么高深莫测,比它好的书李白也能随口说出十几本,即便人们路过街边的书摊,里面也能挑出不少书籍,内容比《太公兵法》丰富、全面的。
人,首先要克服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内心,内心里好逸恶劳、贪多贪快的思想。
张良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太公兵法》,而是老头通过一种方式,让张良树立起了决心和信心。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张良只不过是要报仇的莽夫,年轻有才有智无城府无格局。即便是学了兵法以后,也没有得到认可——直到刘邦的出现,张良的计策谋略才真正得到重视与实施。
现在的人都很浮躁,不管做什么都很难沉下心。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都是不会被珍惜,也就发挥不出来它原本有的作用,更何况,被珍惜以后,还会赋予它更大的威力!
刘邦为什么就愿意用张良的谋略?这是书里不会写,也写不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你见到一个人,就突然被吸引,就会去相信。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类似发qing的东西。
司马迁觉得张良是一个刺客,应该是身材魁梧、肌肉结实、充满阳刚之气的人。但事实上,直到看见张良的画像,司马迁才知道张良是一副林黛玉一般的病态妩媚,跟女人一样玲珑小巧、白皙阴柔、曲凸有致。
五日后又五日,如果知道今后的成就,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去赴“桥上之会”。这是事后上帝视角,看到了好处之后的选择。但张良是当事人,他能克制心里的不痛快,能忍受,能有耐心,能一次次改进,这才是故事的核心,也是后人应该去学习,去思考的东西。而不是幻想着从天而降的“绝世秘籍”。
如果破除不了心里的“贼”,就是把书送到手里,也终究是擦屁股嫌硬,当柴烧煮不熟一锅粥。
公众号:慈俭化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