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第一部文学巨作是《静静的顿河》,从初中图书馆借的,很旧一套。
昨晚犟劲上来,非想找到当时那一版。凭借对封面排版和内页插画的回忆,我笃定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957年初版平装,金人老师译本。
全网在售的只剩一套,详情几乎没有。
我马上顺着蛛丝马迹搜索,竟真的找到一位书籍藏家,他将《静静的顿河》人文社的各版本详细对比,留下一篇弥足珍贵的贴子。
从上至下:57年初版平装、精装本各一,80重印本、88年二版精装本。
据他记录,57年版本第一册印有10000本,第二、三、四册各13000本。
有意思的是,第一册收录了波塔波夫的论文《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在印刷后三册时,人文社把这篇论文改在第四册,因此第四册的13000本中,有3000本有这篇论文。
而他收藏的那套,第一册和第四册都有此文,在80年代后的再版本中,这篇长达近70页的论文被取消了。
57年初版的插图颜色也不一样,第一、二册的插图偏蓝色,三、四册是正常的墨色。插图是铜版纸印刷,但遗憾的是并不清晰。
我突然想到图书馆的书几乎都由学生捐赠,读《静静的顿河》时大概是08年初一。赠书的人可能大我四五十岁,或者更年长,而这套书从印刷出厂到我手里隔了51年。
我像感激肖洛霍夫一样,感激着这位赠书的陌生人。
那会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一职,我有充分的理由慢慢阅读。并不能完全读懂,对情节描述云里雾里,但那种力透纸背的崩裂与悲伤纷至沓来,格里高利抽向阿克西妮娅的一鞭子愈来愈尖锐——战争啊,硝烟,疯狂的恨与爱,还有放荡、野蛮的本能…一切明流暗涌,拼命冲击着地平线。
“啊,这就是俄罗斯文学。”
不知您是否听过寺庙中的撞钟声,我的灵魂在沉溺顿河时也产生了类似声音,那是被文学浪潮所激荡形成的巨响,满满当当。
距离我阅读《静静的顿河》已经过去16年。但没什么关系,它是历史的长河,可迁徙、流动性、虚实相生——正是因为这些素质,我们才得以拥有文明。它“冲刷”或“带来”,新旧更替。哪怕,流动会暗藏各式各样的风险,但相比恒久不变,改变总是高尚的。静止的事物必将衰败,而流动可以持续到永远。
我感念于心。
再版后消失的16幅插图
*以上图片基本取自“光头卡子哥”发布的贴吧。
我找到这一版封面时超级开心,一开始根本找不到。还以为自己记忆力出现了偏差,原来是57年初版本来就印得太少。看到封面的瞬间我一拍大腿,肯定是这版!光是找到就很开心了。啊,今天的月亮是半月,她在往西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