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有很多含义,我们日常用到的,大概是一种文学方面的含义,例如特指军人的“精神”。
很显然,我对于这种精神领会的非常少,我所有对于军人“精神”的理解,都来源于下面这张图。
作为一个参加了三次军训的低级知识粪子,我个人对军人的认知严重不足,所以勉强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应个景,一方面也是为了应个景。
咳咳。这个需要自行领悟。
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无论谁得了天下,都会对前朝皇帝保持尊敬,这一点比西方罗马时代之后的小国家纷争要好得多,毕竟确实国家太小,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确实没有这个气魄和格局。
而草原上那些只知道抢劫的土匪民族和部落组织就没有这么懂礼貌,比如说汉朝时冒顿单于曾经写信给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后,说:
陛下独立孤愤,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是个寡妇,孤单的很,不如陪我起个床?
吕后是够能忍的。
中原朝廷因为继承了孔门的衣钵,所以凡事还是没有这么荒唐,就算荒唐也是自个儿关起门来荒唐,比如太宗李世民,杀了不少自己的至亲,还特别喜欢李渊的妃子,但无论如何,都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不会光明正大的搞事情。
皇帝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会把上至三皇下至前朝皇帝建个庙供起来,不仅会供皇帝,连名声很好的文臣武将也会建祠供奉。
这个地方叫做“历代帝王庙”,就在北京阜成门附近,从明代嘉靖皇帝时期正式修建(朱元璋在南京曾经修过一个),到康乾时期,得到完善,共奉祀皇帝188位,还有历代帝王的辅佐文臣武将。比如在唐朝的名录下面,就供奉了郭子仪、李靖,在宋朝下面,则供奉了韩世忠和岳飞。
按照一般的认知,这些厉害的帝王和文臣武将,一般在世时都是叱咤风云的,他们意志力极为坚定,对自己的目标和心念都非常之坚固,民间一般认为,这样的人死去之后,是基本没有办法重新投胎的。
比如在佛教中广为流传的智者大师度化关羽的故事。
智者大师在定中见到无头的关羽,因为被人砍去头颅,关羽一腔愤懑无处宣泄,不能投胎,化为大鬼王,智者大师对其进行开示,最终使关羽皈依智者大师。
当然,道教有另外的版本,比如辅助道士降雨等,但是本质没有变化,就是佛道两家都认为,关羽并没有投胎或者成仙,而是变成大鬼王,或者是通过升神箓,被天师保举为雷神,或者是皈依智者大师,成为伽蓝护法,无论哪条路,都指出一个“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将军的归宿,就是被调伏后奉祀。
我之前的文章,也曾经说过在长江边上,有陈友谅的庙的事情,实际上,陈友谅这个老同志,直到现在,还灵感的很,在某些地方性的小法教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额,有人不知道陈友谅是谁吗?就是在元朝末年,带大军反抗元朝的一位大元帅,当时来说,长江以南,以陈友谅的实力为最强。后来在鄱阳湖败给了朱元璋,被箭射死,如果他那个二世而亡的陈汉国算是个国家的话,他也算是开国的皇帝之一。
影视剧中,长相比较猥琐。
我知道在广西有一种流传于师公中的习惯,就是在资历更深的师公的保护之下,延请通灵的人一起作为耳目,一起去古战场,或者烈士陵园,进行“收兵”。
收兵是长江以南道教以及师教的独特法门——当然,东北的仙堂也有类似的“老仙儿报名”这种搞法,但是我觉得叫“收兵”有点不妥,叫“啸聚”比较好。
收兵的作用,是将一些厉害的鬼魂收到自己的坛下,给编制,相当于自己有了将军,要给将军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割据一方的目的——其实就是在师公行法的时候,有兵马可以用。
师公们把兵请到营内,给发军饷,然后这些兵马就会听从师公的号令。而有些师公,为了兵马的战斗力更强,响应更快,就会采取我上面说得这种形式,去战场和烈士陵园收兵。
可想而知,他收的鬼魂,都是一些什么样的。都是久经战阵、亡于刀兵之下的军魂。因为生前精神极度集中、亢奋,去世时可能仍然在冲锋或者与敌人厮杀,所以魂魄沸腾,气血强盛,纵然去世了,灵魂也非常厉害。
当然我并不提倡师公们用收兵的方式去打扰英灵们的安息,但是提倡大家多去烈士陵园供奉他们。
我们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就是人在去世之后,假如没有立即转生投生的话,往往会延续自己去世之前最强烈的念头,既然这些军魂在去世之前,死在冲锋的路上,死在与敌人搏斗的路上,死在保家卫国的路上,死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路上,那么九成九他现在还是这个心思。
这也是我为啥刚才说,要大家勤去陵园供奉他们。
古人说国家的大事有两种,一种是戎,也就是军事,一种是祀,就是祭祀,那么无论从国家兴旺的大层面,还是个人运势的小层面,都希望大家去思念、回忆、赞美、供奉这些曾经为国征战的人,他们身上涌动着强烈的能量波动,比那些坐在神坛上尸位素餐的撮尔小神,要灵验的多。
不过千万别在家里立牌位哦。
七月到了,我今年得专门给这些烈士做个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