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生产力水平提升,古代人有了一些闲暇时间,就有了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可以放松情绪、愉悦身心,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本文简要介绍古代中国人都有哪些休闲文化娱乐,以及强身健体的活动。
中华大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直至近代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这个时期也正是世界各族群人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古代中国人的休闲活动独特而丰富,很多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
音乐是古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重要内容,音乐的演奏往往还伴随着舞蹈。《论语》中记载孔子“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时如痴如醉、手舞足蹈的情境,足见当时音乐的成熟、动听了!在已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期,乐舞形式非常成熟。特别是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就是在宫廷典礼、宴会上,对作为娱乐活动的乐舞,要按照贵族地位规定不同的乐队、舞队编制。
乐器方面,原始人类已有骨哨、陶埙等简单的乐器。到了周代,记载的乐器已有70多种,仅《诗经》中就提到27种乐器。特别是出现了打击演奏的铜钟,到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为大型编钟,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周代时出现了琴、瑟等弹拨类乐器,以及笙、竽、排箫等吹奏类乐器。从魏晋时期至宋代,是我国古代乐器发展的重要阶段,不仅有胡歌、胡舞传入中国,还有大量外来乐器融入汉文化,重要的如琵琶、胡琴等。
同时,中国古代“诗”与“歌”,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配有曲调、可以传唱;汉代诗歌集成《汉乐府》也是如此;唐诗、宋词当时也都是能传唱的。试想古人在聚会上咏唱优美诗句,这是多好的娱乐呀!
2、中国古代的戏剧曲艺。
中国戏曲在唐代之前有两大渊源:一是俳优表演,就是诙谐幽默、逗人发笑,有时也讥讽时弊,最早在宫廷里演出;二是歌舞表演,汉代出现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小节目,如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兰陵王入阵曲》,主人公要戴面具表演故事。这两种形式在唐宋时期不断结合,唐代出现“参军戏”、宋代出现“杂剧”,最初都只是有两个主要角色的小戏。
在公元1200年之后,元杂剧已是成熟的戏剧艺术了。它剔除了宋杂剧中夹杂的杂技、幻术等非戏剧成分,剧中角色更加丰富、戏剧情节和语言也有很大成就。到明代,南方又兴起了弋阳腔、昆腔,昆腔在明代中期获得正统地位。到清代昆腔衰落,各地地方戏剧空前繁荣,并在北京形成了博采众长的国剧“京剧”,这里不再赘述了。
曲艺与戏剧的不同,主要是“以口语说唱故事”,也是从宫廷的俳优、歌舞表演发展而来。唐代出现“俗讲”,讲说市人小说、宣讲佛经故事,还有大曲和民间曲调的演唱,即说话、歌唱伎艺兴盛起来。宋代则出现了曲艺专门的表演场所和职业艺人。总之,曲艺这种简单说唱艺术形式,表演更加灵活,更是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3、中国古代的杂技。
据记载,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杂技表演。汉代时杂技表演称为“百戏”,非常盛行。当时,百戏主要和歌舞表演一起在宫廷宴会上演出,称作“乐舞百戏”,表演内容大体包括倒立、飞剑、舞盘、走索、钻圈、猿戏、马术等。同时还出现了魔术、幻术表演。
宋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杂技表演已遍及城乡,节目种类繁多,宫廷有百戏教坊、村落有百戏艺人。魔术、幻术的表演更达到了“弄假象真、将无作有、逡巡酒熟、顷刻花开、变化百端、奇巧万状”的水平。总之,古老而又不断丰富、创新的杂技技艺,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古代娱乐活动。
4、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
古代人的体育运动是随着生产生活、军事活动、医疗保健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娱乐方式。中国古代的休闲体育有武术、游泳、龙舟竞渡等等,其它主要的还有:
射箭。“射”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是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保持田猎能力的一种形式。射礼也是中华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由射礼衍生出“投壶”的娱乐项目,即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会在狭小场地、酒宴上举行,更具娱乐性。
蹴鞠。就是踢球,中国古代的球是皮革制成,可以用脚来踢,也可用头、肩、背、臀、胸、腹、膝等部位踢,和现代的足球运动相似,就是不能用手来拿球。唐宋时期,蹴鞠已非常流行,一般情况下,是大家围拢在一起比试技艺。
马球。就是骑马、用木棍击球的比赛。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到唐代非常流行,直至明代。马球作为马术与用棍打球结合的运动,也可看做是一种骑兵军事训练。不过,马球比赛需要良马和开阔的场地,普通百姓是打不起的。
摔跤。古称“角抵”、“角力”,晋代和唐代称“相扑”。最初就是模仿野牛顶角的游戏,后来逐步演变成体育活动,也有军事训练的意味。到宋代,摔跤比赛已非常正规,在南宋临安护国寺举行的比赛高手云集、胜者有奖品甚至可以当官。
导引。即体操、气功一类的呼吸和躯体运动,主要作用是医疗保健。战国时期就有“行气”口诀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画有40多种男女运动姿态,应和东汉华佗发明的“五禽戏”类似,都是健身体操一类的活动。
5、中国古代的棋牌娱乐。
围棋,古称“奕”,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益智游戏,最迟在春秋时期已非常流行。围棋的发明应与战争相关,有计算实力、围、杀之意,很多技巧都符合古代战争的方略,杀、征、冲、断等术语也都是军事术语。围棋棋盘由11道、15道、17道逐步增加,到南北朝时期形成现在的19道棋盘,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也是在这个时期,围棋就已在中国得到普及。
象棋。一般认为中国象棋是唐代初期从印度传入的,并在中国做了本土化改造。唐代象棋已有将、士、象、车、马、跑、卒等棋子,但没有界河、棋子也在格子中(非常像印度起源的国际象棋)。到宋代,象棋已定型为今天的样子,棋子是置于线上的,已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在民间非常受欢迎。
纸牌。自然出现于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后。唐代出现了“叶子戏”,是兼用骰子掷玩的古老纸牌游戏。很有可能,纸牌是从中国传入欧洲、成为今天扑克牌前身的。明代的“马吊牌”也是纸牌类游戏。总之,纸牌类游戏在中国古代出现很早,也颇受古人的欢迎,成为重要的娱乐活动。
纸牌、骰子等娱乐活动还与博彩相关。到清代,将明代的马吊牌游戏和早期的骨牌相融合,就出现了麻将牌。它在清代晚期才固定下来,已是一种由中国人发展到了极致、非常复杂的棋牌类游戏了。
与博彩相关的活动还有“斗鸡走狗”,斗鸡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到唐宋时期非常盛行,一直延续到今天;走狗则是让狗赛跑。不过这个成语是贬义的,有过度娱乐的意味。再有就是“促织”,即斗蟋蟀,出现晚一些,始于唐代、盛于宋代。
以上林林总总让我们看到,生产力发达的古代中国、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有着多么丰富的休闲娱乐和体育活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