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论朱色的玄学内涵

搞玄学的人和搞民俗的人有一点很不同,对于某些东西的认知肯定会不一样。比如民俗学家可能认为筷子不能指人,是因为筷子指人不尊敬,但其实搞玄学的人知道,筷子有灵,而且属于比较烈性的灵应,拿来指人不仅仅是不尊敬,而且有点对人产生真正的不好的影响。有的时候,小孩子身上见不干净的东西,用了几年的筷子打在身上,比柳鞭桃枝还管用。

大家都听说过立筷子这种事儿,小孩子发烧老不退,或者掉魂说胡话,老人会拿几支筷子出来立水碗,用瓢舀了水从筷子头上浇下去,然后还要一边念一下已故亡人的名字,念到某一个时,筷子就立住了——当然,这个东西有科学的解释,但是科学的解释和玄学的解释其实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给了一定的许诺之后,筷子会自己倒下。这是我们大家都见过的版本。

我还见过一种版本,也是问来闹事的邪祟的名字,但是要请筷子神见证,如果立住了,说明是“筷子神”将其控制,然后施以手诀,念以咒语,然后一声断喝,筷子随声就倒,啪的一下打在桌子上。听老师公讲,鬼祟耳朵里听到这筷子落在桌面上的声音,如同打雷一样,代表天雷驱赶鬼祟

我个人来说,喜欢第一个版本。别这么强硬,动不动就天雷滚滚的,要和平,不杀就是和平

6CD53YU5GZSSOHZL2YC

至于我们对红色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偏差,很多人在讲所谓“中国红”,这可能是基于我们国旗的颜色,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民俗学家对于红色的误解。

红色,在最初绝不是什么吉利的颜色。从一开始,红色就是火焰和血的颜色,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

从最早的原始记忆开始,红色的意象应当来自于三种场景:

第一种,是火焰。火焰在通常情况下是红色的,当原始的房屋被烧毁时,这种红色就会出现,所以这是一种根植在心中的恐惧。

第二种,是祭祀。祭祀杀生时,血流淌出来,形成一种对于下层鬼神(社群和理智的智慧没有诞生之前所崇奉的鬼神)祭祀而凝聚成的记忆。

第三种,是胜利。有人讲这里可能用“战争”更为恰当,其实我还是偏向于用胜利两个字,因为战争有可能失败,失败的时候,看到红色,自己就没了,更大的影响,是来自胜利时屠杀俘虏所带来的狂热。

假如我们遍翻玄学的古籍,经常会看到由于“红”所带来的煞,例如大红沙煞,小红沙煞,朱雀横天煞,红艳煞,火鬼煞、血忌煞等等,还有很多来自不同体系的关于红色的煞。

例如红沙煞口诀:四孟金鸡四仲蛇,四季见丑是红沙

翻译翻译,四孟就是寅申巳亥这四个月,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四月、七月、十月,这四个月份,如果见到酉日,叫做犯红沙煞。

以此类推,四仲就是子午卯酉四个月,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这四个月见到巳日,犯红沙,剩下的四个月叫做“四季月”,也就是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如果这四个月见到丑日,就是红沙煞。

红沙又称为破碎,如果开业、嫁娶、丧葬这些大事逢到红沙煞,基本就是干稀碎——通俗解释就是这样吧。

大家畏惧这种煞如同畏惧火焰,所谓红沙,其实就是“红煞”,要见血的

这算是玄学对于红色为不吉的颜色的一个反应。

有些人讲,我们家的神位用的就是红纸,也不见得不吉啊。

其实在佛道两教的水陆大会中,都可以看到端倪,除了本属南天火部的众神之外,只有下堂鬼神方用红纸写名讳。其实我们根本没忘了那种传承久远的古老记忆,红纸代表有血,代表血祭,上圣高真是没办法用的。

道教中,有好几种符应当用红色的纸来写,比较主要的,是两类,一类是火部官将的符,诸如降真火符、建火沼符等,都是红纸墨书,或者是红纸白书、粉书,都有。

还有一类,就是催召的符式——不是普通催召,而是紧急催召,要用红纸写符。

如在《紫微元降大法》中,曾记载过紫光太乙符令的写法,如果写符的场景不太着急,大家慢悠悠的做法事这种,用黄色的普通符纸来泄符,黄纸朱书即可,而换做是“紧急催召”,不行了,十万火急,要催来救场,那就用红纸朱书

下图是典型的潮汕民间符。

3AC1T6ZCR@OXOMX_DTW

这种红纸墨字儿、红纸朱书的符在道门并不少见,很多人以为红纸墨字的符都是民间法教的,例如闾山或者普庵,很多小法都会用红纸写符,其实道教也不在少数,在很多祈雨或者祈晴的科仪道场中,就能看到“红纸朱书”的符。

红纸朱书,就是红纸上写红字儿,不怕你看不清,神仙能看清就行呗。

在各地建房上梁的传统中,我见过很多地方甚至不需要请人书符,或者唱科仪,只是用一张红色的纸条贴在房梁上,就可以保佑一家平安。

在跟民间法师的交流中,也曾经获悉,用四片红纸,每片红纸上画一匹马,放在小孩子的被褥下面,可以减少小孩子尿床——马就是午火,红纸上画马,也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符文形态,为了加强火的效用。

基于红色在我们本源记忆中的出现场景,以及我们后来运用他的时候所作的延伸,我们现在之所以给出红包,贴红色的对联和福字,过年穿红色的衣服,其实都是本于一点——辟邪

红色,实际上是象征着我们对于鬼祟的胜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