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家争鸣”时期,各思想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著作。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记录学派领袖的言论事迹为主体内容,以阐述、问答、辩驳来论道,形式也不外乎“×子曰”——然而,独有一书却不落窠臼,以鲜明的特色论证观点,迥异于其余典籍,在繁杂枯燥的子书中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是《庄子》。
《庄子》中《寓言》一篇专门提到本书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故该篇一向被视作《庄子》一书的凡例。
据其所言,全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寓言”很好理解,就是借托一些虚构的故事来阐发道理。“重言”则指借重先哲时贤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理论。“卮言”即“无心之言”,这样的言辞在《庄子》中层出不穷、俯拾皆是,以此表明庄子所言无所偏漏,且合于自然的分际。
这“三言”共同组成了《庄子》一书的全貌,用刘凤苞的话说是“括尽一部《南华》”(《南华雪心编》)。
其中“寓言”占全书的十分之九,“重言”占“十分之七”,这二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按张默生的说法,“《庄子》书中,往往寓言里有重言,重言里也有寓言,是交互错综的。”
百家之书中,《孟子》的构成与《庄子》是较为接近的,但其中“寓言”的占比要小得多,风格也多为写实;《论语》、《荀子》等书中,“重言”很常见,但几乎见不到一篇完整的“寓言”;在《老子》中,则“重言”和“寓言”都十分鲜见,甚至可以说没有。
所以我们读《老子》,会觉得其文字简练枯燥、晦涩难懂;读《四书》,会觉得其高深庄重有余,而趣味不足。这样的书,必得正襟危坐,端肃恭读。
惟有《庄子》,讲的明明是抽象玄妙之理,其载体却是一则则小品,寓意深长,妙趣横生。
既是寓言故事,就必然有人物、有情节。览观《庄子》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会发现大有意趣存焉。
以下我就分门别类,对这些人物做个大概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类:真实存在的历史名人
这是在所有人物类型中最“常规”的,也是在其余典籍中最常见的一类。
这一类又可细分成若干小类,其中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本学派的代表人物。比如《论语》中孔子是主角,《孟子》中孟子是主角,《庄子》中庄子也是理所当然的重要人物。
在此基础上略加推广,道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及其门人弟子也可归于此类。如老聃、杨朱、关尹、詹何,及老聃的门徒庚桑楚、柏矩,老聃的徒孙南荣趎等,在《庄子》一书都有“出场”。
这些人物的设置,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庄子》作为道家经典,宣扬的就是道家理论,当然要借重道家的人物来完成对其思想理论的阐述、诠释。这些言论偏于“重言”的成分更大,故在此不多谈。
比较有意思的是,《庄子》虽是道家典籍,其中却出现了不少其他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且这些人物的言论事迹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就包括了与道家思想差异极大,甚至有很多观点都针锋相对的儒家。
这在同类典籍中是很鲜见的。
例如我们看《孟子》,里面无一处提及老子或庄子,虽有一些涉及杨朱的言论,但那也是作为批判对象出现,更没有让杨朱直接出场。
反观《庄子》,从《内篇》开始,孔子及其弟子就频频露面,其出现频率甚至超过了庄子本人!
更有甚者,《庄子》一书中出现的不具名的“夫子”,有时指庄子,有时指老子——有时指的居然是孔子!这是第一点不寻常之处。
第二点反常的是,在以往的典籍中,凡是涉及历史名人的内容,必定务求真实准确,如《孟子》中所提及的古人事迹,都有出处、有佐证,而绝无臆测编造。
《庄子》则不然。这本书所出现的历史人物,除姓名、身份、派别、关系是真的外,其言论、事件、观点则是真假参半、虚实掩映,故其所录孔子言行,是不可当做史料来看的。
简言之,“孔子”这个人是真的,但他在《庄子》中说的话、做的事却基本是杜撰的。
这还不算完。在通常意义上来说,如果杜撰一个角色,会想办法让其具备一个相对固定的特质,使其言行风格具备一贯性,这才合理,才能给读者以真实可信的印象。
然而庄子好像故意要告诉人们,他笔下的“孔子”是他创作出来的。
故此我们看到的《庄子》中的孔子呈现出了三种截然不同、互相矛盾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