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播客中,我们通过六壬的命理秘术,看到了中国古人卓越的天文学造诣,以及和命理紧密的联系。

而既然在古人的眼中,星象与人间有着如此重要的关系,甚至可以决定皇位的归属,那么将这些拥有解释权的天文学家们为己所用自然就是皇帝的首要考虑。

将天文学者,玄学家们合在一起,成立一个部门,进可以国家出资,进行科研,退可以监控行动,管制谶言,这就是我们后人常说的钦天监了。

1653918890-I_F_18A75P_XAL0J0J0Z2

上古时期,天文就由世袭的氏族管理,传说中少皞以凤鸟氏为“历正”;颛顼时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到唐虞之际,帝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月日星辰,敬授人时。

那时候的官员通过鸟,火,星,昂这些星宿来判断春分,秋分,冬至和夏至,是最早的节气确定者。

而这些氏族一直沿袭到夏商周时期,随着中原领土的拓展,他们也需要管理建邦时间,发布皇室的谕令,指导农业的发展。

1653918889-G2M18R4_4KT7JKQOA

而秦朝时则将周朝分管天文的太史,冯相,保章三个职位合并为了太史令,成立专管天象星历的机构。

具体的工作则为“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

汉朝沿袭秦朝的制度,同样由太史令管理天文,魏晋南北朝则逐渐细化了其中的一些职位,比如灵台丞负责解释天象,候部吏负责观测记录等等。

而到了隋唐时期,部门和官员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最显要的就是以司天台监为正官,为管理职务,具体的则辅佐以春夏秋冬中这五官正,下属还有五官保章正,五官监候,五官司历等等,正式的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部门。

宋代最著名的就是水运仪象台的发明,让宋朝的天文学的精确度处在世界的巅峰。而这些精密的仪器也需要维护搭理,因此开始设立如翰林天文苑,测验浑仪漏刻所等等,除了检查仪器,他们也要负责校对仪器的观测结果。

1653918888-5L51PZ7II3@U66P8A8D@S

元代承袭了宋和金的制度,设立了司天监,比起宋代,元朝更重视教育,因此又设立了一些职务,负责教育新的天文人才,此时的天文部门已经非常成熟了。

明朝比较特殊的就是南北双钦天监制度了,朱元璋尚未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在应天府设立了太史监,登基后改名为司天监,后面又改成了钦天监。而靖难之役后,朱棣继位迁都,到了北京又设立了北京钦天监,不过南京的依然保留,并履行同样的职责。

这篇文章只是对钦天监系统的一个简介,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历朝历代都把天文部门视作立国之本,是古代帝王宣示正统,察天之意的重要场所,这也就无外乎六壬这类天文玄学会被视作秘术而不传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