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韩信死的极为凄惨。吕后命人将韩信用布蒙住,然后悬吊于房梁之上,接着,宫女们用竹签活活将他戳死。
刘邦知道了韩信毙命的消息,又悲又喜。
他喜的是从此以后,自己再也没有了对手。
他悲的是从此以后,自己真正的对手,再也不存在了。
可以这样说,若是当年没有韩信助一臂之力,刘邦就不可能称王。
那时,刘邦与项羽对抗,刘邦一鼓作气率兵冲到彭城。结果,项羽的军团差一点就把刘邦憋死在荥阳一带。
刘邦设计把韩信等人招回来,他发誓只要韩信帮他,事成之后,他就分土地,给爵位,保他一世无忧。
因此,韩信与张耳等人领兵平定赵、代等地,夺回了土地,逆转了形势,刘邦才有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韩信是个人才,能力不在刘邦之下。
《史记》中记载的几件事是可以看出来的。
韩信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死了,他自己很穷,没有能力,却又不甘心,非要将母亲葬在宽广的高地。
这说明韩信是个胸怀广阔,志向十分远大的人。
既然选择了高地,那么在母亲的坟墓旁就可以安置下万户人家,韩信做事,绝不仅仅在于眼前,更在于今后。
韩信这个人放荡不羁,桀骜不驯,所以像他这样的行事作风,其实不太合适规规矩矩的生活,乱世实际上更适合他。
韩信年轻的时候,没有正经事干,常常饿肚子。有一回,河旁洗衣服的妇女看着他可怜,就赏了些食物给他。
韩信很高兴,告诉这位妇女,他日发达了,一定重报。
妇女忿忿不平,她说我给你食物难道是为了要你的回报吗?我是觉得不值,堂堂大丈夫,为何不能自力更生,而向他人乞食?
这句话对韩信来说,应当有极大的侮辱性,像他这样心气极高的人怎么可能天天坐以待毙?
也许,当时的他确实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还在思索。也许,他已经找到方向,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总之,不久以后,他就开始了自己闯荡的一生。
韩信先跟过项羽,再随刘邦。因此,他对两方的整体情况都非常熟悉。所以,他判断出来,最有能力当王的两位选手之间,表面上看起来项羽实力更强,但其实,刘邦更可能后来者居上。
当年,韩信要走,是萧何把他追了回来,并引荐到刘邦身边。
刘邦就问了韩信一个问题,他和项羽比,两人到底谁厉害?
韩信是这么分析的。
第一,项羽虽然厉害,但不过是匹夫之勇,不能知人善用。
第二,项羽看起来对下属很好,但真正当论功行赏的时候,项羽却不给。
很明显,项羽小家子气,格局不大,长期以往,必定失掉人心。
第三,项羽的军事zheng治策略是错误的。
项羽灭秦称王后,他没有留在关中,却选择了彭城,不占据军事要领之地,这是犯了大忌。
并且,他违背与义帝的盟约,将土地封给了自己的功臣,却忽视了其他诸侯,导致众诸侯对项羽很不服。
第四,项羽为人残暴,所过之处,烧杀抢劫,百姓为此很怕他。
因此,韩信说,假如刘邦能够反其道而行之,该赏的赏,该封的封,众人必定能够归附与之。
再者,刘邦有群众基础,他是不得已才去了汉中,关中百姓都知道刘邦本该分封于此,这是项羽为钳制刘邦的计谋。
那么,假如刘邦杀回去,成功的概率很大,当地的百姓一定会支持你。
刘邦听完以后很高兴,马上开始操办。
显然,韩信看问题很透彻。他并非是留在军营混混日子的小喽喽,他每日都在思考,关注双方的局势,同时也在为自己寻找出路。
其实,刘邦当时是必须要把韩信留下来的。
汉军里面人员复杂,刘邦未必一一都熟识,但萧何作为后勤组的大管家,他不可能不了解情况。
假如,韩信一走,那么接下来,刘邦可能会面对两种情况。
一种,韩信再次投靠项羽,刘邦更难对付。
一种,韩信自立山头,刘邦就多了对手。
实际上,到了后来,刘邦虽然拉long了韩信,彭越等人一同对抗项羽。
可韩信实力超群,他攻下赵、代、齐等地以后,就自己做了大王。
刘邦气急败坏也没法子,只能承认。
天下三足鼎立,最关键的一环,反而到了韩信这里。
假如韩信倒向项羽,那么刘邦就可能输了,假如韩信倒向刘邦,那么项羽就败了。
史书上写,项羽拉long过韩信,韩信没有同意。权术之人也曾劝过韩信,不妨自立山头,以齐地为根据地。但韩信都没那么做。
现实中,韩信是不是因为刘邦宅心仁厚,曾经对他有恩,他才没有那么做,我们不得而知。
可就是因为他一刹那的犹豫,也造就了他今后的结局。
天下平定以后,一山不容二虎,刘邦怎还能容忍韩信的蠢蠢欲动?
反过来再看,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因为他看准了这个人是大才,所以才牢牢抓住。
错过不仅后悔,很可能历史都将改写。
韩信与刘邦之间,他们既是战友,又是对手。
这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对抗,人性与人性之间的较量。
输赢胜败,就在刹那之间。
萧何追逐韩信之时,韩信曾说要么留我,重用,不留我,那么我一定会跑。
短短一句话,就显出了分量。
他天生是个王者,绝不甘于人后。
这样的人,注定了没有回头的路。
公众号:小婉的文化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