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衣食无忧,吃穿不愁,本该开心快乐,就因“礼”赋压得抬不起头。

什么婚丧嫁娶,开业搬家,凡有事者,七姑八姨、同事亲朋、同窗好友等沾亲带故者,无不随礼,少则三五百,多着上千元。今日张三邀,明日李四请,不去吧,掰不开面子,失不得礼节。去吧,也是言不由衷,无可奈何。随礼之风让人们囊中羞涩,苦不堪言。

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治国安邦的基石。在《诗经》中,就有关于礼的阐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孔子处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为恢复礼制,一生为礼奔走,提倡“礼之用,和为贵。”并把礼上升为治国良策,提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709433643231

古人即重礼又轻礼,重“礼”,是重礼节、规矩,轻“礼”,是轻财礼,“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礼”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钱的熏染,“礼”也变味了,变为觅取钱财的手段,变为受贿的桥梁。

有些人以种种借口,变着法的让人送礼,除了红白喜事外,越来越有创意,五花八门,稀奇古怪,让人应接不暇。收礼者理直气壮,毫无羞涩之意。送礼者收到短信,更是心存余悸,颤颤惊惊,碍于情面,极不情愿的淘腰包。随礼之风漫延,不情愿也无可奈何。

当下世风,“礼”成为一种负担,随礼成为一种风气,别人有事你不送礼,被视为另类,被视为不合群。什么捧场啊,什么面子啊,在随礼过程中发挥了推泼助澜的作用。

你有事,我要随礼,我也找个事,要你随礼,没事也要编个事,否则,岂不亏大了。“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在金钱交易支配下,你来我往,理由越变越多,什么满月,什么祝寿,什么开业,什么高就等等,都成为收礼的由头。有人说“辛辛苦苦一整年,送礼只落肚儿园。”这就是其真实写照。

曾听说这样一个故事,某农村有个光棍,每年随礼就花去了几千元,几年下来,辛辛苦苦的积蓄几乎送光。自己光棍一条,家里并没有什么收礼的事由,其苦思幂想,忽然想到家里养的老母猪要下崽,这一绝佳的收礼妙方,岂能不用?于是,广发微信,诚邀四邻,举杯庆贺这一喜事。也许这理由编的太离谱了,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如不于此,送出去的礼金岂不打了水漂。

礼,国之重器,就是规矩、规则,而并非是金钱,如果,礼被金钱熏染,就毁掉了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关系,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这将是何等的悲哀!同时,随礼之风盛行,也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这又是何等的危害﹗

我们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清清白白的人际关系;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之风;就要重塑高尚的“礼”,抵御庸俗的“礼”,让礼回归自然,让礼远离金钱。

随礼之风不可长,这是民之所盼,众之所望,决不可小视之。

公众号:长淮文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