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致命弱点在于,其有效践行必须以天下一家为前提。若只是在一国之内践行,其教化柔化作用是有用的。只要存在外部竞争,其思想体系就是危险的。因为,君君臣臣这一套,宗法礼制这一套,天地君亲师这一套,让人人都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乖乖遵守这一套,会把人奴化、顺民化,从而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体上过度进化、过度文明,失去了血性和战斗力。一旦遭遇强大外患,就很难保全自身。大宋之亡,就是典型。
不患寡,患不均,也是孔子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有其合理性,因为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都会衰败于贫富分化。处理不好贫富悬殊问题,就跳不出历史周期律。如果仅仅是一国之内,平均主义比鼓励先富更有利于国家稳定。然而,这世界不是一国,而是许多国家在竞争。那么,国力之争就很重要。提升国力就需要发展,就需要打破平均主义,鼓励在竞争中发展,结果是必然得拉开差距。因而,不仅不能不均,而且不能寡,寡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也是得不到重用的,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就是列国纷争的局面。放在今天的世界,依然是不能适应的。
奉行儒家思想的国家,往往会害怕经济过分发展,担心难以驾驭有钱人,因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总会趋向于抑制商业,抑制经济发展,转而追求平均。这种时机的把握往往会在经济稍有发展的时候就出现,从而会在竞争中不等得别国先打压自己,自己就先自废武功了。其实,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有很多手段,比如zheng治机制上的阶层制衡,市场经济的活力调节,法治的健全等,抑制商业和商人实属下下之策。然而,制衡、市场、法治等因素却又不是儒家的内核,因而是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社会必须自觉弥补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